本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积极作用,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积极作用的图书。本书既是一部生动的摄影艺术教材,又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梵净山文化史。并还原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载体的系统,乃是一次全面的梳理,为梵净山佛教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原始参考资料,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梵净山地区读物。
前言
地理地貌
第一章梵净之春
第二章梵净之夏
第三章梵净之秋
第四章梵净之冬
第五章梵净精灵
第六章地灵人杰
第七章弥勒道场
第八章梵净风物
参考文献
印章注解
后记
何雄周,广东佛山人,号“佛山行者”,因长期行摄在佛教名山——梵净山地区,恰与家乡佛山同名,故取其号,以示鞭策。2001年因为喜欢摄影,热爱贵州文化,全家从顺德搬迁定居爽爽的贵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茅台酒厂特约摄影师、贵州省经济学院客座教授、贵州名酒收藏博物馆副馆长、贵阳市人民政府特聘群众艺术家、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最美民族村寨评选委员会专家组专家、贵州省政府《今日贵州》特约摄影师、贵州省旅游局签约摄影师。
多年来拍摄了大量表现贵州文化符号的摄影作品,同时专心专注研究、拍摄、撰写具有“弥勒道场”之称的中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的梵净山文化,以及贵州省酒文化与茶文化,出版了多部反映贵州风光风情的文化专集《胡锦涛同志在贵州》《国酒茅台大国之酿》《茅台情》《石阡苔茶》《征战毕威路》《赖永初文化》《茅酒之源》《通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