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依据丰富的史料,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1927~1932)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九一八事变后自由派知识分子对国民党“剿匪”政策的内部分化,以及胡适于1932年九一
八事变一周年之际提出重建“社会重心”命题及其随后对命题的偏离这三个维度,集中探讨了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在1927~1936年间,中国时局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重要时期
的政治心理及政治行为,为读者全面、深入、理性地了解这一时期近代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知识阶级的政治心态与政治取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前言
一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2)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
(一)引言
(二)以“一切政治运动社会运动的指导者”自居
(三)“恐共”心理与“投鼠忌器”
(四)九一八事变后的心态调整
二 自由派知识分子与国民党的“剿匪”
(一)自由派知识分子的质疑:“所谓剿匪问题”
(二)重归“剿匪”旗下:红军长征与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分化
(三)国民党“剿匪”政策的废止与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心态
三 胡适的重建“社会重心\"说及其异化
(一)清末以降创建中国。社会重心”思想的演进
(二)胡适“惨痛的回忆与反省”:欲谋救国,首在重建“社会重心”
(三)胡适重建“社会重心”说之异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