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所谓现实是意识到这个世界已如此真实。
——艾伦·金斯堡,《我用以思考现实的那些词项》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以下简称《结构》)出版至今已50年有余。在很多人看来,这是20世纪具有开创性的著作之一。但我并不以为意。虽然对其理论的追捧已催生出成千上万的文章和书籍,但于我而言,它最多像宠物石(PetRock)一样——是一时风尚而已。当我第一次写下这个观点,立刻收到了来自编辑和其他人的批评:风尚转瞬即逝,然而,对库恩著作的热情却已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而且,与宠物石不同,《结构》一书从未以治疗后工业社会中城市孤独症的解药——一个抚慰人心的伴侣之名加以售卖。好吧,宠物石不够贴切。或许说邪教更贴切一些。库恩作为领袖,兜售他仅此一家的残害智力的廉价果汁儿[在约翰·米利厄斯(JohnMilius)的电影《野蛮人柯南》(ConantheBarbarian)中,关于赛特教(CultofSet),一个小贩告诉柯南:“两三年前,它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拜蛇教,如今已经无孔不入。”]那么,邪教:对某个特定的人或事物的盲目崇拜。或许,可以说是《皇帝的新装》的翻版,一个群体疯狂的案例,几乎莫名其妙地渴望相信一些荒谬的东西,只因为别人也相信。《结构》一书本身对旁敲侧击和模棱两可的渣滓甘之如饴。往好了说,它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不忠实地混合了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Darwin)、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Carnap)、诺伍德·罗素·汉森(NorwoodRussellHanson)、亚历山大·柯瓦雷(AlexandreKoyré)、杰罗姆·布鲁纳(JeromeBruner)等人的作品。往坏了说,这是对真理和进步的无情攻击。
围绕库恩的著作存在很多争议。一些熟悉这些争议的哲学家和科学史家认为,其中的大多数问题都已平息。但我不敢苟同。然而,这些争议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人需要关心这些?作为读者,你为什么需要关心?我想问题的答案会因人而异。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事关重大——事关语言如何与世界相连,事关真理、指称(reference)、实在论(realism)、相对主义(relativism)、进步的本质。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解答。我们能拥有关于过去的知识吗?科学是否正向着使我们更加真切地理解物理世界的方向发展呢?还是这一切仅仅事关意见,是一种反映共识的社会学现象,而非真理?无节制地排放温室气体加速了全球变暖;物种通过自然选择(naturalselection)进化。我们能否有效地评估这些论断的真理性?我将就库恩理论的诸多方面加以讨论——指称的不确定性、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由异常引发的科学变异、作为科学发展模型的达尔文进化论(Darwinianevolution)、真理的相对主义、实在的社会建构、库恩的哲学观念论,等等。在其中的每一个方面,我认为他的理论往往多有不足、错谬、矛盾,甚至内容上的空洞。
另外一个问题是,他的理论中存在着怀疑论的幽灵。库恩是个伟大的怀疑论者,就像乔里—卡尔·于斯曼(Joris-KarlHuysmans)的小说《逆天》(àRebours)里的反英雄德泽森特(DesEsseintes)一样(“上帝啊,怜悯一下一个具有怀疑精神的基督徒吧!可怜一下准备皈依您的无宗教主义者……”),他在信仰某事的同时,又希望颠覆它。他的怀疑论滋养了孩童般的疑惑。我们不都曾怀疑过,世界是否真实存在?我们是否只是某个人在想象中虚构出来的,或者是某个该死的计算机程序的产物,就像在菲利浦·K.迪克(PhilipK.Dick)的小说,或电影《黑客帝国》(TheMatrix)里那样?可能吧。为什么不呢?可另一方面,我们不也都对实在论偏爱有加吗?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徘徊游荡。让我们咨询一下权威。“斯坦福哲学百科”(The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对实在论的定义是:相信事物的存在“独立于任何人的信念、语言实践、概念图式,等等。”比如椅子、桌子、地毯,还有世界家具(furnitureoftheworld)。
前? 言?
序? 言?
第 1 章? 最后通牒?
第 2 章? 范式转换?
第 3 章? 恐惧的集中营?
第 4 章? 听着,老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第 5 章? 现实的革命与想象中的革命?
第 6 章? 跃入黑暗?
第 7 章? 世界家具?
第 8 章? 进步的化身?
第 9 章? 解释的竞赛?
结? 语?
致? 谢?
人物简介?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