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多角度介绍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系统回答了一些中共党史的重大历史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详细阐述了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分为上册、下册。《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上册,主要介绍1921年至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下册,主要介绍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把作者本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紧密结合,在撰写过程中采用多种写作手法,生动还原历史事实,夹叙夹议,立场鲜明,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视角独特,是一本让人能读、爱读、耐读的中共党史学习教育读物。
.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001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矛盾和社会状况 / 003
二、震荡中的社会变迁 / 006
三、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009
四、民族觉醒的五四运动 / 013
五、星火初燃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 017
六、中共一大宣告党的诞生 / 021
七、党的原生态初心和使命 / 026
八、党的二大与.个章程 / 030
九、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 033
第二章 大革命运动 / 039
一、早期的工农运动 / 041
二、党的三大与国 共 合 作 / 045
三、党的四大与“到群众中去” / 049
四、世所罕见的黄埔军校 / 053
五、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059
六、暴风雨来临时的五大 / 062
七、党章规范的多个“.” / 066
八、大革命的惨痛失败 / 072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 / 077
一、武装反抗国 民 党的镇压 / 079
二、冬宫与井冈山的差别 / 083
三、党的六大和领导机构的变化 / 087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 092
五、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 096
六、斗智斗勇的反“围剿”斗争 / 100
七、“左”倾错误的危害 / 103
八、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 108
九、在大起大落中成长的党 / 113
第四章 全民族抗日战争 / 119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野蛮暴行 / 121
二、艰苦卓绝的局部抗战 / 124
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129
四、开辟和坚持敌后战场 / 134
五、堪称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 138
六、党在国统区的工作和南方局的贡献 / 142
………………………………
………………………………
第七章 大规模的社会改造 / 255
一、暴风骤雨式的土地改革 / 257
二、社会各方面的民主改革 / 261
三、抗美援朝战争 / 264
四、恢复国民经济 / 269
五、.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 273
六、一届人大与新中国.部宪法 / 278
七、社会主义改造 / 283
八、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 287
九、初步形成一元化领导格局 / 292
十、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改造 / 296
十一、奠基立业的建设工程 / 303
十二、苏联东欧援助项目的实施 / 307
十三、初登国际舞台 / 311
………………………………
………………………………
第十五章 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 755
一、不忘初心登高望远的十 九 大 / 757
二、习 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 760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763
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 768
五、将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 771
六、修 改 宪 法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 775
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 780
八、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 783
九、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斗争 / 788
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792
十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 796
十二、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立法和决定 / 802
十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809
十四、历史交汇点上的战略谋划 /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