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南亚橡胶林种植面积迅速扩展,占世界橡胶种植面积的80以上%。即使处于橡胶种植适宜区北缘的我国、老挝和缅甸等地区的丘陵地区也已经是橡胶林广泛分布。大面积植胶对热带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目前仍缺乏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本书对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国家橡胶林植物多样性及物种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这些植物的原色图谱、鉴别特征、产地与地理分布以及用途等对进行详细描述。植物的科排序依次按照下列系统:蕨类植物按秦仁昌 1978 年的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系统,属、种均
兰国玉,男,1977年生,陕西大荔人。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农业农村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副站长。曾于2008年5月-9月在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热带森林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完成了中国植胶区及湄公河区域国家植胶区橡胶林植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同时在热带森林微生物生态学方面开展深入了研究。近年来以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15篇),出版专著4部,获海南省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吴志祥,男,1970年6月生,湖南湘阴人。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农业农村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橡胶园生态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热带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长期定位观测研究。近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完成.人)。陈帮乾,男,1982年4月生,贵州遵义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副研究员。2017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生态学专业,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南海名家青年项目”入选者。主要从事热带农林遥感监测等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9项,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7篇;合作发表SCI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