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罗鲑是大型凶猛性鲑鳟鱼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珍稀濒危保护物种。本书是一部有关哲罗鲑科研工作的原创性专著,主要依据近20年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在哲罗鲑养殖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国内外的研究资料,系统概述了哲罗鲑的分类地位、种类和地理分布及资源状况,以及生物学特征、性腺发育、消化系统、人工繁殖、人工养殖、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遗传资源开发、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资源增殖放流与评估等研究内容。本书为哲罗鲑的养殖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可供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水产院校师生、渔业行政管理部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单位,以及从事生产和管理的有关人员参考使用。
章分类地位、种类和地理分布及资源状况
节分类地位
第二节种类和地理分布
一、种类
二、地理分布
第三节资源状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生物学特征
节形态特征
第二节生长特征
第三节栖息地
第四节食性
一、幼鱼食物组成
二、成鱼食物组成
三、食物大小
四、捕食数量
第五节繁殖特性
一、性成熟年龄及性比
二、繁殖季节
三、产卵场及生殖洄游
四、繁殖行为
五、繁殖力
第六节营养特性
一、常规营养特性
二、氨基酸含量
三、脂肪酸含量
参考文献
第三章性腺发育
节精子的超微结构
一、头部
二、中段
三、尾部
第二节卵巢发育组织学观察
第三节不同发育时期卵黄的超微结构
一、卵黄发生前期
二、卵黄泡期
三、卵黄积累期
四、卵黄积累完成期
第四节卵巢滤泡细胞发生的超微结构
一、零散滤泡膜细胞期
二、单层扁平滤泡膜细胞期
三、多层扁平滤泡膜细胞期
四、颗粒细胞分泌期
五、颗粒细胞退化期
第五节卵黄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周年变化
一、卵黄蛋白的理化性质与免疫原性
二、繁殖期血液中卵黄原蛋白的浓度变化
参考文献
第四章消化系统
节消化系统结构
一、结构特征
二、组织显微结构
第二节消化系统发育
一、形态发育特征
二、组织发育特征
第三节消化酶活性分析
一、酯酶
二、淀粉酶
三、蛋白酶
第四节消化系统与摄食行为的关系
一、形态结构与摄食行为之间的关系
二、黏液细胞与摄食行为之间的关系
三、嗜伊红囊状结构与摄食行为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五章人工繁殖
节野生哲罗鲑的采捕和驯养
一、野生鱼种的采捕
二、野生鱼种的驯养
第二节野生哲罗鲑的人工繁殖
一、催产时间
二、催产药物
三、精液和卵的采集
四、受精卵的直径
五、雌性亲鱼的产卵量
六、人工授精方法
第三节哲罗鲑F1全人工繁殖
一、全人工养殖模式下的繁殖
二、人工繁殖亲鱼产后的死亡
三、预防繁殖亲鱼死亡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人工孵化
一、受精卵的孵化
二、胚胎发育
三、仔鱼发育
四、仔鱼期的管理
五、人工孵化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六章人工养殖
节延迟投喂对存活、生长和行为的影响
一、对存活的影响
二、对生长的影响
三、对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驯化方式对养殖的影响
一、不同驯化方式对哲罗鲑生长的影响
二、不同驯化方式对哲罗鲑存活率的影响
三、不同驯化方式对哲罗鲑生长离散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光照、温度、溶解氧对养殖的影响
一、光照
二、温度
三、溶解氧
第四节放养密度对养殖的影响
第五节世代繁衍对苗种生长的影响
一、不同世代繁衍苗种体长和体重数据
二、不同世代繁衍苗种体长与体重的生长方程
参考文献
第七章营养与饲料
节营养需求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
二、脂肪和脂肪酸
三、糖类
四、维生素
五、矿物质
第二节饲料配制
一、蛋白质原料
二、谷物原料
三、油脂类原料
四、添加剂
五、饲料配方
第三节投饲策略
一、投喂时间
二、投喂频率
三、投喂量
参考文献
第八章病害防治
节先天免疫分子
一、溶菌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二、抗菌肽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第二节药物筛选
一、消毒药物筛选
二、抗菌药物筛选
三、抗氧化中草药筛选
参考文献
第九章遗传资源开发
节基于磁珠富集法的微卫星标记开发
一、基于磁珠富集法的哲罗鲑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开发
二、基于跨物种PCR法的哲罗鲑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开发
三、基于磁珠富集法的哲罗鲑cDNA微卫星标记开发
第二节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卫星标记开发
一、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二、位点和样本识别
三、基因型鉴定
四、哲罗鲑转录组微卫星开发
第三节线粒体基因组
一、黑龙江上游哲罗鲑线粒体基因组
二、线粒体控制区重复序列多态性
第四节转录组分析
一、哲罗鲑转录组装配
二、转录组分析比较
三、转录组SNP标记开发
第五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参考文献
第十章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节微卫星分析
一、遗传多样性分析
二、群体遗传分化分析
三、群体遗传组成分析
四、群体基因流分析
五、有效群体大小
六、遗传瓶颈分析
第二节AFLP分析
一、呼玛河哲罗鲑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二、黑龙江流域哲罗鲑4个群体的AFLP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