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重特大地质灾害在世界各类城市不断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更加暴露出城市治理的漏洞和短板。因而,研究和探讨城市地灾治理及其现代理论和技术应用已成为有效解决城市安全发展问题的重大命题。
本书主要介绍了如何科学界定和认识城市地灾、世界城市地灾治理的现状和经验以及如何利用InSAR技术解决城市地灾治理现实问题等三部分内容。本书可作为地理、遥感、测绘、区域经济、城市
治理等相关领域高校专业课和全校相关领域选修课的教材,同时可作为专业研究主要参考书目、地灾防护科普书、地方政府相关领域决策参考用书等。
总序
前言
Part1认识城市地灾
1.城市地灾概念
1.1 定义
1.2 特点
1.3 分类
1.4 分级
1.5 分布格局
2.六大城市地灾详解
2.1 滑坡
2.2 崩塌
2.3 泥石流
2.4 地面塌陷
2.5 地裂缝
2.6 地面沉降
Part2城市地灾治理形势与经验
3.全球城市地灾治理形势与经验
3.1 国外城市地灾治理研究进展
3.2 全球城市地灾治理总体形势
3.3 美国城市地灾治理现状与经验
城市地灾治理基于InSAR技术的现代治理模式MARG
3.4 日本城市地灾治理现状与经验
3.5 其他国家城市地灾治理情况与经验
3.6 全球城市地灾治理基本经验与启示
4.中国城市地灾治理现状
4.1 中国城市地灾治理的基本国情
4.2 中国城市地灾区划
4.3 中国城市地灾治理的研究现状
4.4 中国城市地灾治理方式
4.5 中国城市地灾治理制度
5.中国典型城市与城市群地灾治理现状
5.1 京津冀地区城市地灾治理现状
5.2 长三角地区城市地灾治理现状
5.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灾治理现状
5.4 其他城市地灾现状
Part3基于InSAR技术的现代城市地灾治理模式MARG
6.MARG模式
6.1 现代城市地灾治理MARG模式框架
6.2 遥感大数据
6.3 InSAR技术
6.4 其他城市地灾监测分析技术
6.5 InSAR技术的城市地灾监测优势
7.MARG“耳目”:基于InSAR的城市地灾监测系统(Monitoring)
7.1 微小形变快速监测技术的革命与InSAR时代的到来
7.2 卫星:MARG“天眼”
7.3 卫星地面接收站:MARG“地耳”
7.4 数据获取系统:MARG“神经”
7.5 MARG城市地灾监测实例
8.MARG“大脑”:城市地灾大数据分析系统(Analysis)
8.1 城市地灾大数据分析基础
8.2 基于InSAR技术的城市地灾大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8.3 基于InSAR的城市地灾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8.4 具体目标地物形变综合分析
8.5 城市地灾大数据分析的不确定性及其处理
9.MARG“喉舌”:城市地灾信息发布云系统(Release)
9.1 城市地灾云服务平台
9.2 超算与云计算
9.3 数据可视化和存储模式
9.4 信息云发布服务
9.5 远程房屋形变分析
10.MARG“手脚”:城市地灾综合治理系统(Governance)
10.1 城市地灾综合治理理论
10.2 城市地灾综合治理机制体制
10.3 城市地灾治理规划
10.4 城市地灾预警预防“三查”体系
10.5 城市地灾群测群防体系
10.6 城市地灾应急响应体系
10.7 城市地灾风险协同防控体系
10.8 城市地灾治理监督评估体系
10.9 城市地灾综合治理的几点建议
11.MARG模式应用实例
11.1 监测城市地面沉降
11.2 筛查城市运行风险
11.3 排查诊断危房等级
11.4 判定建筑承保风险
12.MARG模式如何影响未来城市安危
12.1 “第四象限”安危体现中国治理水平
12.2 六大地灾治理将与城市发展长期共存
12.3 全球治理经验只能部分为我所用
12.4 快速发展与地灾治理平衡点会不断明晰
城市地灾治理基于InSAR技术的现代治理模式MARG
12.5 中国城市增长极打造须不断克服地灾威胁
12.6 城市地灾治理需要“利器”MARG
12.7 手握数据,决胜治理
12.8 算法决定模式灵魂
12.9 无算力,不现代
12.10 “1+6”的综合治理体系会日趋完善
12.11 掌握MARG模式,守护城市安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