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从皮锡瑞“《春秋》改制”思想为讨论的起点,分别从素王立法、经史之分、微言大义、借事明义四个观点出发,梳理皮锡瑞的经学观点,检视其论述是否有足够的依据。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概况
一、《经学通论》的研究价值
二、《春秋》改制等主张的重要性
三、现行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研究思路简述
第一章 素王、改制与立法
第一节 重谈“《春秋》素王之义”
一、“《春秋》素王之义”的内涵
二、放弃“孔子素王”的原因
三、《史记》与“素王改制”
四、小结
第二节 《春秋》改制与变法
一、“改制”相当于“变法”?
二、“损益四代”不等于“变周从殷”
三、涉及《礼记》的两项举证
四、小结
第三节 辨析“《春秋》为后王立法”
一、“为后王立法”的内涵
二、“为汉制法”的神怪叙事
三、设法末减“引谶之罪”
四、纬书以外的举证
五、对欧阳修不成功的反驳
六、小结
第二章 “经”与“史”的分拆
第一节 “经史之分”的所以然
一、重谈“经史之分”
二、杜预引证《孟子》的问题
三、小结
第二节 五十凡例的问题
一、杜序所引起的质疑
二、“先儒之说”平议
三、陆淳与柳宗元的反对意见
四、小结
第三节 《春秋》与《左传》的分拆
一、“经”与“史”不能“强合为一”
二、《汉制考自序》对制度思考的见解
三、对顾栋高、陈澧的批评
四、陆淳《春秋集传纂例》的批评
五、《北梦琐言》的批评
六、“训诂之传”与“载记之传”
七、对刘安世的评论
八、小结
第三章 “微言”与“大义”的分拆
第一节 孟子与“微言大义”
一、对“天子之事”的过度诠释
二、说“《春秋》有大义微言”的谬误
三、“同一师承”的误认
四、小结
第二节 董仲舒与“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