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论》是著名学者吴功正的最新力作,建构了美学史研究的全新谱系,灼见迭出。本书既有总论,重申了美学史的研究理念、程序和书写方式,又有分论,阐述了出土文物和文化遗存与中国美学史的紧密联系。作者采用“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从美学史研究的细微之处入手,注重把握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的演变和发展,因此《中国美学史论》又可看作一部中国美学思想史或中国美学范畴史。
章 中国美学史研究概论
节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领域
第二节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观念、内容
第二章 建构中国美学史学科体系
节 以人为本位的美学史基点
第二节 美学史框架的具体建构
第三节 美学史地位的实际定位
第四节 美学史的话语系统
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的研究理念、程序和书写方式
节 面对、细读文本
第二节 坚守学术立场
第三节 书写方法、程序
第口章 出土文物(文献)与中国美学史
节 出土文物(文献)对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出土文物(文献)和传统文物(文献)的“二重证据法”
第三节 出土文物(文献)对中国美学史基本经验、原则的积淀和确定
第五章 文化遗存与中国美学史
节 仿石斧解读
第二节 陶器解读
第三节 玉器解读
第四节 华夏文化——美学史的展曦曙光
第六章 中国史学史与中国美学史
节 史实之于美学史
第二节 史撰之于美学史
第三节 史论之于美学史
第四节 史传之于美学史
第五节 史学——美学之范式建构
第七章 中国思想史与中国美学史
节 美学史内在地进入思想史
第二节 美学史的独立品格及其转化机制
第三节 思想史和美学史的整合、融会
第八章 中国宗教史与中国美学史
节 宗教界——士夫界社会交际方式的审美文化意义
第二节 宗教史——美学史影响生成与深化的现象陈述
第三节 宗教史——美学史普遍型经验的价值范式
第九章 鲁迅与中国美学史研究
节 理念;美学史观以美学观为先导
第二节 首创:系列性美学史原创识见、观念的提出
第三节 方法:多元化美学史方法论的运用
第四节 意义:近现代中国美学史研究上的大纛
第十章 郭沫若与中国美学史研究
节 早期:在先秦美学史的研究上
第二节 晚期:在美学史研究上的缺失
第十一章 闻一多与中国美学史研究
节 多领域的美学史研究成就
第二节 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美学史结晶
第三节 史识 诗情 哲思
吴功正,江苏如皋人。博士生导师,文艺评论家。曾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主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和断代美学史。出版《小说美学》《明清短篇小说概论》《六朝园林》《六朝文学》等学术专著十余部。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图书奖等多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