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三编
收藏
评价
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三编
商品编号:3805612
ISBN:978752016438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编者:梁景和|责编:吴超
出版日期:2020-08-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K203
页数:344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66.33 (6.7折)
原价:¥9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梁景和,1956年生。历史学博士、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著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研究》、《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合著)、《生活·观念与多维的社会文化史》、《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史论与论史》等;主编有《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婚姻?家庭?性别研究》《社会生活探索》《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等,并主编大型丛书“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巴西等国进行学术交流。
炽盛在持续——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四年历程(2015~2018)(代序) 梁景和 上编理论与方法 重建百姓日用之学 刘志琴 生活质量: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新领域 梁景和 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25年反省与进路 李长莉 开放与多元:21世纪中国社会史理论探讨与学科建设 常建华 寻求意义:深度解释与社会文化史研究的深化 左玉河 社会文化史行进的四重维度 梁景和 从“革命史观”到“社会文化史观” ——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的演变与趋向 陈廷湘 观念史研究的回归——观念史研究范式演进的考察 李宏图 本土崛起与借镜域外——社会文化史在中国的若干发展 吕文浩 从微观史、日常生活史到社会文化史 张立程 中编书序与书评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前言 李长莉 社会文化史的行进与反思 ——读梁景和主编“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第一辑札记 李俊领 告别宏大叙事,拥抱日常生活 ——评梁景和主编《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续编》 张弛 “有血有肉”的社会史研究——《中国日常生活史读本》述评 张宜强 医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百年来清代医疗史研究述评余新忠 陈思言 “无言谁会凭阑意” ——读《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 王宇英 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研究的新成果 ——评《天变与日常: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华北泰山信仰》 宋永林 婚姻制度与婚姻文化互动的新视角 ——评李慧波著《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1949~1966)》 武婵 权力话语体系下的性别突围 ——评黄巍博士的《自我与他我——中国的女性与形象(1966~1976)》 陈东林 下编纪要与综述 中国“性伦文化”研究述评 梁景和 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论——基于四个研究机构学术实践的回顾 徐全民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近年来举办学术会议综述 杜峰 等 后记 梁景和
梁景和,1956年生。历史学博士、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著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研究》、《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合著)、《生活·观念与多维的社会文化史》、《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史论与论史》等;主编有《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婚姻?家庭?性别研究》《社会生活探索》《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以及大型丛书“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