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电影作为批评实践:视觉、历史与文化
收藏
评价
电影作为批评实践:视觉、历史与文化
商品编号:3768654
ISBN:9787568922326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斌宁|责编:林佳木
出版日期:2020-08-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J905-53
页数:392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8.13 (4.9折)
原价:¥5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电影作为批评实践:视觉、历史与文化》一书是一部整合作者近十年电影与视觉文化研究的论文集。作者将二十二篇论文按照研究方向分为四个部分:影像与视觉:观看之道、历史与当下:现实之镜、文本与诠释:批评之维、话语与表征:文化之思。 本书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里的一些阶段性影响特征和代表性影片、演员、导演进行了深度分析,发现了很多耐人寻味的、区别于本体研究的结论,同时也证明了视觉文化研究作为一种跨学科电影研究的价值所在。
序言:影像的秘密与欲望 iii 部分  影像与视觉:观看之道 1 1  流光溢彩的“黑色”:好莱坞犯罪电影视觉风格的文化、形式与自我更新 2 2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影像: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考察 19 3  身体的物恋,泛东亚化及巨乳症:巩俐最近几种银幕形象的表征模式分析 39 4  谁在看谁——影像权力的虚妄与调停:《小武》片末一场戏的视觉权力结构分析 54 5  类型意识、基于游戏的视觉系与工业标准:青年导演乌尔善电影创作探微 68 第2部分  历史与当下:现实之镜 87 6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电影产业政策发展研究 88 7  深度合作与适度融合:管窥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影片生产之现状 116 8  现实世界的电影镜像:2000年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几类“小人物”形象分析 135 9  类型杂糅与审美意趣:当下国产写实题材电影创作观察 157 10  从电影到项目:“新生代”影人的认知转变与实践 173 11  社会伦理、通俗美学及市场意识:作为早期电影印刷文化标本的《明星特刊》 182 第3部分  本文与诠释:批评之维 197 12  缺席的在场与执守的虚妄:《相爱相亲》中的身份叙事悖论 198 13  《少女哪吒》:一场痛楚与愤怒的青春献祭 208 14  作为画布的银幕:《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创作探析 218 15  《塔洛》:哪一片云是我的天 232 16  《南方车站的聚会》:次黑色电影风格的在地化实践 241 17  叙事与形式:兼论合拍背景下《金陵十三钗》的意义和启示 253 第4部分  话语与表征:文化之思 267 18  缱绻缠绵的人文传统:霍建起电影的文化与美学 268 19  性别之外 专注聆听:回望第四代女性导演群体 287 20  个性与标准:工业语境中的乌尔善导演电影研究 312 21  “他们不原谅我有如此天赋”:传记电影Camille Claudel 与Camille Claudel1995中的文化正名 331 22  华语电影三代女明星的文化表征及其转移轨迹 343
张斌宁,陕西眉县人。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在各类期刊报纸发表文章30多万字。出版专著《窥视与奇观:中国电影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1978-2010)》和《阅读的快感》两种,合编《游戏与中国导演新势力》一部。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当代文化发展战略语境下艺术家传记电影历史演进与文化认同研究》(16BC042)一项,以子项目副主编身份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影视)》(17ZSK032),另参与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与电影影像。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电影现象学引论/珞珈戏剧影视学丛书
46.23 69.00
电影学院042:口碑与票房:卖座故事的道德前提
22.95 45.00
微电影拍摄与后期特效实战教程
42.57 99.00
网络影视剧赏析
27.93 49.00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