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语文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
节 中华母语课程的名称——“语文”及其兄弟姊妹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地域比较和时代演化
第三节 蒙学和现代语文课程
第四节 国学和现代语文课程
第五节 文化传承中的以史为鉴和文化开放
第六节 在反反复复的批判与弘扬中保持清醒
第二章 薪火相传数千年,汉字识字有新篇
节 汉语汉字联姻的短暂波折:一心一意—移情别恋—一心一意
第二节 汉字识字教学的难与易——汉字与汉语拼音
第三节 活跃多年的多家识字教学实验
第四节 简繁一脉连,相看两不厌——坚持使用规范汉字,依法识写繁体汉字
第五节 识字教学设计的新展望
第三章 坚守传统的写字和书法教育
节 加强汉字书写的文化背景与教育背景
第二节《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研制与内容介绍
第三节 我国澳门中小学的汉字书写要求
第四节 日本的中小学书写书道教育
第五节 汉字书写书法教育新设想
第四章 语文课程设计里的听和说
节 语文课程为什么要重视听和说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听和说
第三节 国外母语课程中的听和说
第四节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听和说
第五节 我国澳门《高中教育阶段中文基本学力要求》中的听和说
第六节 香港高中中国语文毕业会考中的听和说
第七节 学生“听和说”能力发展新设想
第五章 阅读与阅读教学
节 对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再认识
第二节 阅读目标设计
第三节 对话与阅读教学
第四节 阅读方法、阅读层级与阅读深入
第五节 阅读内容设计的“刚性模式”与“灵活模式”
第六节 “一纲多本”时期多套语文教科书选入文章统计分析
第七节 阅读设计中的文言文古诗词
第八节 文言文入选教科书的传承与革新
第九节 阅读设计新问题探讨
第六章 写作的基础和写作新要求
节 良好文风与文从字顺
第二节 目的与对象——关注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
第三节 写实与虚构
第四节 审美与实用
第五节 中小学有必要逐步加强议论说明的写作
第七章 综合性学习的历史经验和现有成果
节 分析与综合
第二节 分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综合课程
第三节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性学习
第四节 语文实验教科书里的综合性学习
第五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走向探讨
第八章 民国国语国文教材、古代写字教材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一:民国国语国文教科书研究报告
个案研究二:“上大人”描红本的历史探寻
第九章 澳门中学中文基本学力要求介绍
节 为澳门研制中文课程文件的回顾
第二节 澳门高中中文科“学校选修课程设计参考”
附录: 澳门《高中教育阶段中文基本学力要求》(语文即教学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