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在地处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榆林市珍稀沙生植物保护基地,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中水分短缺的问题,结合当地人工造林面积广大、需要耗费巨大的地下水资源和人力进行灌溉的现状,运用热平衡技术对毛乌素沙地绿化生态恢复植物樟子松的耗水特性进行研究。并以林区不同调控密度程度下的樟子松人工林的降水分配及环境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的多元降维方法提炼典型林地的林分结构特征与降水分配、环境功能特征,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揭示这些功能特征与林分结构的耦合关系。在林冠降水分配的研究过程中实现修正Gash模型对研究区森林冠层降水分配的全面、动态、便捷模拟与有关的分析。最终结合上述研究,明确该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及对相应的林分适宜密度范围进行选择研究。
1国内外研究进展
1.1林木耗水测算技术
1.2森林结构研究
1.3降水分配功能变量研究
1.4林分结构与降水分配功能耦合关系
2研究区域概况
2.1研究区位置
2.2气候条件
2.3地貌土壤状况
2.4水文状况
2.5植被状况
3研究内容与方法
3.1技术路线
3.2观测样地的选取
3.3树干液流的测定
3.4林分空间结构指标获取
3.5穿透雨、树干径流和郁闭度的测定
3.6林下枯落物持水效应
3.7土壤性质调查
3.8数据处理
4榆林沙区长期降水变化特征
4.1各月降水量变化特征
4.2年际降水量的趋势变化及独立性分析
4.3年际降水量的周期性变化
4.4年际降水量的突变检验
4.5年际降水量未来发生趋势
4.6影响降水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
5樟子松树干液流变化规律
5.1南北方位树干液流速率的比较
5.2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
5.3树干液流季节变化规律
5.4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5基于林木耗水的林分适宜密度分析
6樟子松林分结构与降水分配功能耦合
6.1林分结构变量
6.2林分降水分配功能变量
6.3林分结构与降水分配功能变量耦合
6.4修正Gash模型
7讨论与结论
7.1讨论
7.2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