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微纳米技术领域的各种微纳运动系统及相关实现技术。全书共7章:第1章主要是微纳技术及微纳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综述;第2章主要介绍了基于智能材料的常见的微纳驱动技术类型及特性;第3章主要介绍了微纳运动检测技术;第4章概括性地介绍了微纳运动系统控制策略;第5章介绍了基于直线电机的单自由度微纳定位实现技术,主要是电磁式和压电超声式两种情况;第6章主要介绍了单自由度宏微复合微纳运动实现技术,并讨论了非线性因素对微纳运动性能的影响和补偿策略;第7章重点介绍了本书作者提出的宏宏复合微纳运动实现技术、性能特点及低速性能。
章绪论(1)1.1微纳技术的理解(1)1.2微纳技术的应用(3)1.3微纳运动实现技术及进展(22)第2章智能材料微纳驱动技术(31)2.1概述(31)2.2形状记忆合金微纳驱动技术(32)2.3超磁致伸缩材料微纳驱动技术(38)2.4压电陶瓷微纳驱动技术(41)2.5热微纳机电驱动技术(50)第3章微纳运动的传感检测(54)3.1概述(54)3.2微纳位移传感技术(54)3.3激光干涉微纳检测技术(74)3.4其他先进微纳检测技术(80)第4章微纳运动控制技术(83)4.1概述(83)4.2常用微纳运动控制策略(83)4.3其他先进控制策略及研究(100)第5章直线电机微纳运动系统技术(103)5.1概述(103)5.2电磁式直线电机微纳运动系统(104)5.3压电超声电机微纳运动系统(110)第6章宏微复合微纳运动实现技术(120)6.1概述(120)6.2宏微复合微纳运动系统(121)6.3宏微复合微纳运动系统的非线性影响及控制(124)6.4宏微复合微纳运动系统应用(135)第7章宏宏复合微纳运动实现技术(138)7.1宏宏复合微纳运动系统工作原理(138)7.2宏宏复合微纳运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144)7.3宏宏复合微纳运动系统的低速特性(152)参考文献(164)
冯显英,1965年10月出生,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不错会员、机器人分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等评审专家,靠前外多家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9月至2003年1月在新加坡科技学院(现新加坡理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3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检测与控制理论及技术、微纳超精加工理论与技术、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理论与技术等。参加工作30余年来,一直从事机电一体化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跨学科科研阅历和实际经验。近几年来,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级项目8项,省部级重大专项等各类项目8项,授权发明10余项、实用新型30余项,完成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其中多项课题成果已产业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收录于SCI/EI 50余篇。主编、合著图书5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及市级科技成果奖励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