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华社摄影部《摄影世界》杂志“新中国外交照片揭秘”专栏的结集本,收录了自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的各期文章。包括:“毛泽东乘坐美军吉普车——美军观察组在延安”、“毛泽东为廖承志赴港独挡一面而举手——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解放军钢铁洪流穿越‘国中之国’——毛泽东指示北平入城式要经过东交民巷”、“新中国大使首次在西方世界亮相——在斯德哥尔摩自己驾车的将军大使耿飚”、“中美日内瓦会谈要回钱学森是一个胜利——中美大使级首轮会谈内幕”、“来自牛津的八路——中英友好的开路者林迈可”等。
自序 我写“新中国外交照片揭秘”专栏
毛泽东乘坐美军吉普车——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从《四万万人民》、八路军电影团到《血战台儿庄》——电影大师伊文思半世纪的中国情
毛泽东为廖承志赴港独当一面而举手——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上)
利用香港特殊地位,组织华南抗日军事武装——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中)
延安派出特使密赴香港看望宋庆龄——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下)
白求恩来延安,怒砸窗子惊动毛泽东——廖承志在香港最早成立的机构是支援白求恩小组
解放上海十万大军睡马路的来龙去脉——鲜为人知的南京入城不对涉美“入宅”事件
解放军钢铁洪流穿越“国中之国”——毛泽东指示北平入城式要经过东交民巷
毛泽东对叶剑英面授机宜:部队不能越过禪木头——新中国成立中英关系掀开了第一页
开国大典“突然之间冒出”的新中国空军编队——林弥一郎为新中国空军所做的特殊贡献
“对越南政府要求建立外交关系,应立即答复同意——毛泽东在莫斯科决策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
毛主席接受国书时,将军们为什么藏身屏风之后——新中国外交“另起炉灶”派出将军大使
毛泽东让耿飚在巴基斯坦打开我国西部大门——中巴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新中国大使首次在西方世界亮相——在斯德哥尔摩自己驾车的将军大使耿飚自序 我写“新中国外交照片揭秘”专栏
毛泽东乘坐美军吉普车——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从《四万万人民》、八路军电影团到《血战台儿庄》——电影大师伊文思半世纪的中国情
毛泽东为廖承志赴港独当一面而举手——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上)
利用香港特殊地位,组织华南抗日军事武装——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中)
延安派出特使密赴香港看望宋庆龄——香港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下)
白求恩来延安,怒砸窗子惊动毛泽东——廖承志在香港最早成立的机构是支援白求恩小组
解放上海十万大军睡马路的来龙去脉——鲜为人知的南京入城不对涉美“入宅”事件
解放军钢铁洪流穿越“国中之国”——毛泽东指示北平入城式要经过东交民巷
毛泽东对叶剑英面授机宜:部队不能越过禪木头——新中国成立中英关系掀开了第一页
开国大典“突然之间冒出”的新中国空军编队——林弥一郎为新中国空军所做的特殊贡献
“对越南政府要求建立外交关系,应立即答复同意——毛泽东在莫斯科决策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
毛主席接受国书时,将军们为什么藏身屏风之后——新中国外交“另起炉灶”派出将军大使
毛泽东让耿飚在巴基斯坦打开我国西部大门——中巴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新中国大使首次在西方世界亮相——在斯德哥尔摩自己驾车的将军大使耿飚
老天给胞波兄弟“泼水”——中缅解决边界争端的成功范例
中美日内瓦会谈要回钱学森是一个胜利——中美大使及首轮会谈内幕
周恩来大义凛然赴万隆:新中国需要朋友:——“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背后的故事
陈敦德,作家,导演,电影出品人。原籍广东南海,
抗战末年生于桂林。
他作为新中国外交史专题作家享誉中外。其早年
代表作《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至今在海内外
经久不衰,该书与《起航在1979:邓小平与卡特》
《胜利在1971:老布什结缘新中国》都是写美国
总统与中国关系的纪实专著,先后获得尼克松、
卡特、老布什三位美国总统的肯定与收藏。他将
所著关于新中国外交史重大事件的专题图书,结
集为《新中国外交年轮从书》(一套儿本),深
受读者欢迎。
他还著有图文版毛泽东握手三部曲:《毛泽
东、尼克松在1972》《台海较量——毛泽东与蒋
介石》及《总统归来——毛泽东与李宗仁》,
获得读者肯定。
近年他为香港治史,所著《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获港澳专家高度评价。
作为电影人,由其担任制片人、编剧或导演的故
事影片主要有《法庭内外》《血战台儿庄》《铁
血昆仑关》《芙蓉镇》及《周恩来万隆之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