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游记》创作于1864年,是凡尔纳早期的有名科幻小说之一。故事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受前人的一封密码信的影响,带着侄儿和向导,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一座火山口下去,沿途克服了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终于从西西里的一座火山回到了地面。作者着重刻画了一个具有科学和民主精神的人物形象里登布洛克教授,他坚定果敢,意志坚强,沉着冷静。无论遇到什么危险,他都百折不挠,在干渴的危险境地里,在骇人的暴风雨中,在急流怒涛上,在山穷水尽找不到归路时……他总是从容不迫、处变不惊,并很终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同时,也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坚韧不拔的信念和为科学的献身精神。
一 里登布洛克叔叔
二 神秘的羊皮纸
三 叔叔也困惑不解
四 我找到了钥匙
五 叔叔念那张羊皮纸
六 叔侄辩论
七 准备出发
八 出发
九 在冰岛
十 冰岛的一顿晚餐
十一 向导汉斯·布杰尔克
十二 去往斯奈菲尔的路上
十三 向斯奈菲尔靠近
十四 无谓的辩论
十五 斯奈菲尔山顶
十六 火山口中
十八 海面以下一万英尺
十九 “必须实行配给了”
二十 死胡同
二十一 渴得难受
二十二 仍旧没有水
二十三 汉斯真棒
二十四 海下
二十五 休整一日
二十六 只剩我一人
二十七 迷路了
二十八 模模糊糊的声音
二十九 终于脱险
三十 地中海
三十一 木筏
三十二 天航行
三十三 大海兽
三十四 阿克赛尔岛
三十五 暴风雨
三十六 我们往何处去
三十七 人头
三十八 叔叔的讲演
三十九 会是人吗
四十 障碍
四十一 往下走
四十二 最后的一餐
四十三 爆炸
四十四 我们在哪儿
四十五 尾声
模拟考点
参考答案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有名科幻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凡尔纳的小说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奇思妙想,通过主人公的探险之旅,编织了众多的科学幻想,其中很多如今都成为现实。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左拉曾评价凡尔纳:“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凡尔纳的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气球上的五星期》等,其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海洋三部曲”。陈筱卿,我国有名翻译家,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靠前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翻译出版法国16、18、19、20世纪名家名著多部,达一千万字。主要译著有:拉伯雷的《巨人传》,卢梭的《忏悔录》《新爱洛伊丝》,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4部,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纪德的《梵蒂冈地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8部,法布尔的《昆虫记》,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第三部,雅克·洛朗的《蠢事》,亚诺的《往事如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