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勾勒出从远古社会到近现代的中国舞蹈发展史。为便于阅读理解,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配以清晰美观的图片。作者为我国著名舞蹈史学家,其相关作者曾获文化部嘉奖。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增加了许多难得一见的新近考古资料,并特别介绍了近现代舞蹈的发展史,首次展示了多幅珍贵的近现代舞蹈图片。
序(柴剑虹)
第一讲原始舞蹈的探索与发现
第二讲奴隶制时代舞蹈的发展
第三讲西周舞蹈——雅乐(舞)体系的建立与传承
第四讲东周“礼崩乐坏”与民间及表演性舞蹈勃兴
第五讲汉代舞蹈的发展
第六讲多元荟萃的魏晋南北朝舞蹈
第七讲唐代: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高峰
第八讲舞蹈艺术发展的转折期(一)——辽、西夏、金
第九讲舞蹈艺术发展的转折期(二)——宋
第十讲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雄健豪迈的元代舞蹈
第十一讲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二)——明代戏曲舞蹈的发展与舞学出新
第十二讲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三)——清代的宫廷宴乐和民间舞蹈
第十三讲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史纲
后记序(柴剑虹)
第一讲原始舞蹈的探索与发现
第二讲奴隶制时代舞蹈的发展
第三讲西周舞蹈——雅乐(舞)体系的建立与传承
第四讲东周“礼崩乐坏”与民间及表演性舞蹈勃兴
第五讲汉代舞蹈的发展
第六讲多元荟萃的魏晋南北朝舞蹈
第七讲唐代: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高峰
第八讲舞蹈艺术发展的转折期(一)——辽、西夏、金
第九讲舞蹈艺术发展的转折期(二)——宋
第十讲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雄健豪迈的元代舞蹈
第十一讲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二)——明代戏曲舞蹈的发展与舞学出新
第十二讲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三)——清代的宫廷宴乐和民间舞蹈
第十三讲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史纲
后记
王克芬女,1927年4月生于重庆
云阳。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
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1944年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敌演
剧六队。1947年在上海中国乐舞学院
师承舞蹈家戴爱莲习舞。1956年调人中
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在欧阳予倩、阴法
鲁、杨荫浏等著名专家指导下研究中国
舞蹈史。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
的专家。2000年获美国中西部中国科技
与文化交流协会授予杰出艺术家贡献
奖。2009年获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
舞蹈艺术卓越贡献舞蹈家称号。
主要著作有: 《(中国古代舞蹈史话》
《(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华舞蹈图史》
《敦煌石窟全集·舞蹈卷》第。上编,
《中国舞蹈词典》第一主编,《中国艺
术百科辞典·舞蹈分卷》主编,担任
《辞海》、《佛教文化百科》、 《艺
海》等大型辞书的编委及撰稿人;《(大
辞海》舞蹈分科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