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重点分析了澜湄流域国家、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域外国家多元参与澜湄水资源合作及其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澜湄水资源合作多层治理机制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目标是将中国国家利益与流域各国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水资源多层治理模式,实现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中国周边外交及“一带一路”建设营造更好的周边环境。
目 录
章 导言
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二章 澜湄水资源合作:权力流散、利益共享与多元参与
节 国际关系中的权力流散与利益分享
第二节 多元参与进程中的澜湄水资源合作
第三章 国家维度:流域国家与澜湄水资源合作
节 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上下游国家间的主要利益分歧
第二节 中国参与澜湄水资源合作的目标、政策及评价(1996—2015)
第三节 湄公河国家的政策取向及利益差异
第四章 国际组织维度:湄公河委员会与澜湄水资源合作
节 湄公河委员会的建立与职能演变
第二节 湄公河委员会的组织原则与基本架构
第三节 湄公河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与成效:以水电开发和“知识基地”为例
第四节 湄公河委员会的未来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第五章 社会维度:非政府组织与澜湄水资源合作
节 非政府组织及在东南亚的发展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倡议网络及其作用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与澜湄水资源治理
第六章 外部变量:域外国家与澜湄水资源合作
节 主要合作机制及其涉水议题
第二节 域外国家介入澜湄水资源问题的战略考量
第三节 域外国家介入的途径及影响
第七章 国际实践:重要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合作
节 莱茵河的污染治理
第二节 尼罗河水资源开发治理
第三节 中亚五国的水资源合作
第八章 澜湄水资源合作的未来:
从“多元参与”到“多层治理”
节 澜湄水资源多层治理的理论依据及适用性
第二节 中国的澜湄水外交:从“有限合作”到“全面参与”
第三节 湄公河国家对建立流域治理机构的认知
第四节 推动构建澜湄水资源多层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