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说道》是有名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序跋集之一。陈兴良教授的序跋集分为《法外说法》《书外说书》《道外说道》三部,本书收录了作者针对他主编的学术著作撰写的序和跋,共计109篇。作者用主编这一方式集合学术研究力量和智慧,记录学术活动,倡导与建构新的刑法学术研究模式,也借主编序跋表达学术主张,流露思想情感,推荐年轻刑法学者,成为中国刑法学术史和作者个人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刑法学术资源整合、学术思想交流、学术人才推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录“陈兴良作品集”总序前言一、著作序1. 谢勇《法人犯罪学——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经济犯罪和超经济犯罪》序2. 汤啸天、张滋生、叶国平、王建民《犯罪被害人学》序3. 周光权《刑法诸问题的新表述》序4. 刘艳红《罪名研究》序5. 张旭《国际刑法论要》序6. 邱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代序我所认识的邱兴隆:其人其事与其书7. 黄丁全《医事法》序8. 周光权《法定刑研究》序9. 田宏杰《中国刑法现代化研究》序10. 孙谦《逮捕论》序11. 孙万胜《司法权的法理之维》序12. 赵永琛《区域刑法论——国际刑法地区化的系统研究》序13. 王丽《律师刑事责任比较研究》序14. 刘树德《罪状建构论》序15. 刘树德《宪政维度的刑法思考》序16. 徐岱《中国刑法近代化论纲》序17. 邓子滨《刑事法中的推定》序18. 刘树德《绑架罪案解》序19. 北大法学院编《法学的诱惑——法律硕士论文写作优秀范例》序20. 李晓明《行政刑法学导论》序21. 郭明《学术转型与话语重构——走向监狱学研究的新视域》序22. 许道敏《民权刑法论》序23. 付立庆《法治的脸谱》序24. 蔡道通《刑事法治:理论诠释与实践话语》序25. 严励《反思与重构:中国基本刑事政策研究》序26. 冀祥德《婚内强奸问题研究》序27. 文盛堂《反职务犯罪论略》序28. 黄兴瑞《人身危险性的评估与控制》序29. 汪明亮《严打的理性评价》序30. 陈东升《赦免制度研究》序31. 卢宇蓉《加重构成犯罪研究》序32. 蒋熙辉《单位犯罪刑事责任探究与认定》序33. 王志远《犯罪成立理论原理——前序性研究》序34. 杜宇《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序35. 王越飞《法官的使命》序36. 王文生《强奸罪判解研究》序37. 林维《刑法解释的权力分析》序38. 周长军《刑事裁量权论——在划一性与个别化之间》序39. 文海林《刑法科学主义初论》序40. 龙主编《检察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序41. 于洪伟《违法性认识理论研究》序42. 栾莉《刑法作为义务论》序43. 储槐植《刑事一体化论要》导读老而弥新:储槐植教授学术印象44. 冯宾《中国律师的第二次飞跃:以律师法修改为契机》序45. 于志刚《论犯罪的价值》序46. 周少华《刑法理性与规范技术——刑法功能发生机理》序47. 黄祥青《刑法适用疑难破解》序48. 姜伟《罪过形式论》序49. 王政勋《刑法的正当性》序50. 王明辉《复行为犯研究》序51. 匡科《刑上大夫——治理腐败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演进》序52. 张晶《走向启蒙——基于监狱·矫正的视角》序53. 劳东燕《刑法基础的理论展开》序54. 曲新久《刑法的逻辑与经验》序55. 付立庆《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序56. 吴旭《超越惩罚与规训——犯罪人人格完善与多元社会主体参与行刑》序57. 蒋熙辉、郭理蓉、马冬梅、方文军《刑事政策之反思与改进》序58. 钱列阳《道与术》序59. 韩忠谟《刑法原理》序60. 金星《诱惑侦查论》序61. 曾明生《刑法目的论》序62. 邓子滨《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序63. 李卫红《刑事政策学》序64. 孙运梁《福柯刑事法思想研究——监狱、刑罚、犯罪、刑法知识的权力分析》序65. 沈海平《寻求有效率的惩罚——对犯罪刑罚问题的经济分析》序66. 古丽阿扎提·吐尔逊《中亚恐怖主义犯罪研究》序67. 赵颖《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分析》序68. 于爱荣《四维矫正激励——基于未成年犯的视角》序69. 刘树德《法政界面的刑法思考》序70. 刘树德、喻海松《规则如何提炼:中国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践》序71. 赵运恒、娄秋琴《从政警示:国家公务人员不可忽视的66种刑事法律风险》序72. 马柏伟主编《罪名例解选读——工商机关执法办案参阅手册》序73. 劳东燕《罪刑法定本土化的法治叙事》序73. 江溯《犯罪参与体系研究:以单一正犯体系为视角》序74. 何庆仁《义务犯研究》序75. 刘沛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序77. 王飞跃《刑法中的累计处罚制度》序78. 王顺义《学科的秩序——关于检察理论体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序79. 陈璇《刑法中的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序80. 刘仁文《刑法的结构与视野》序81. 陈伟《人身危险性研究》序82. 黄丁全《刑事责任能力的构造与判断》序83. 周振想《刑事法治的反思与实践——周振想文集》序84. 方鹏《出罪事由的体系与理论》序85. 蒋熙辉《公司犯罪刑事责任问题研究》序86. 张苏《量刑根据与责任主义》序87. 王俊《犯罪论的核心问题》序88. 古丽阿扎提·吐尔逊、阿地力江·阿布来提《中亚跨国犯罪问题研究》序89. 吴情树《法律的断章》序90. 茅仲华《刑罚代价论》序91. 但未丽编《草木有本心——王作富学术人生自述与侧记》序92. 文姬《人身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序93. 刘树德《实践刑法学讲义:刑法关键词》序94. 邹志刚编《罪名认定及办案期限一览表》序95. 项明《逐日——项明检察长司法理念及实践集萃》序96. 蔡桂生《构成要件论》序97. 王发旭《有效辩护之道:王发旭律师无罪辩护策略案例选》序98. 王政勋《刑法解释的语言论研究》序99. 丁胜明《正当化事由的事实前提错误——基于故意论的系统思考的研究》序100. 刘艳红主编《财产犯研究》序101. 林金文主编《毒品犯罪案件证据认定的理论与实务》序102. 姜金兵《现代监狱创制——江苏模式详解》序103. 邓子滨《中国实质刑法观批判》(第二版)序104. 车浩《阶层犯罪论的构造》序105. 车浩《刑法教义的本土形塑》序106. 于佳佳《医疗过失犯罪的比较法研究》序107. 于改之主编《刑法知识的更新与增长——西原春夫教授90华诞祝贺文集》序108. 王彦强《犯罪成立罪量因素研究》序109. 王复春《不能犯未遂的规范论研究》序110. 李波《过失犯中的规范保护目的理论研究》序111. 何志辉《澳门刑事法:制度源流与文本分析》序112. 葛磊《犯罪控制策略研究——以刑罚变革为背景》序113. 彭文华《刑法3条但书与刑事制裁的界限》序114. 陈璇《正当防卫:理念、学说与判例》序115. 江溯主编《德国判例刑法(总则)》序二、丛书序1. “北京大学刑法学博士文库”总序2. 北京大学法学院编“北大法学文存”(五卷本)序3. 王明、李振奇、谭京生主编“刑事名案精析系列丛书”序4. 梁根林“刑事政策研究系列”序5. “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文集”丛书总序6. “司法法学文丛”序7. 于爱荣主编“21世纪监狱管理创新丛书”总序8. “台湾法学研究精要丛书”序9. 王牧主编“中国犯罪学研究30年综述丛书”序10. 梁根林主编“当代刑法思潮论坛”序11. 金赛波主编“金融犯罪法律实务丛书”序12. “司法实务培训丛书”序三、中译本序1. 〔美〕博西格诺著、邓子滨译《法律之门》中译本序2. “刑事法学译丛”总序3. 〔日〕山口厚著,付立庆、刘隽译《从新判例看刑法》中译本序4. 〔美〕乔治·弗莱彻著、邓子滨译《反思刑法》中译本序5. 〔日〕山口厚著、付立庆译《刑法总论》中译本序6. 〔日〕山口厚著、王昭武译《刑法各论》中译本序7. 〔日〕高桥则夫著,戴波、李世阳译《规范论与刑法解释论》中译本序8. 〔美〕琼·比斯丘皮克著,方鹏、吕亚萍译《改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康纳传》中译本序 9. 〔德〕乌尔里希·齐白著,周遵友、江溯等译《全球风险与信息社会中的刑法:二十一世纪刑法模式的转换》中译本序10. 〔德〕·罗克辛著,蔡桂生、何庆仁译《德国最高法院判例选辑:刑法总论》中译本序11. 〔日〕佐伯仁志、〔日〕道垣内弘人著,于改之、张小宁译《刑法与民法的对话》中译本序12. 〔德〕乌尔斯·金德霍伊泽尔著、蔡桂生译《刑法总论教科书(第六版)》中译本序13. 〔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著,江溯、黄笑岩等译《德国刑法学:传统与现代》中译本序14. 林维主编《最高法院如何掌控死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死刑判例经典选编》中译本序15. 〔日〕西田典之著,江溯、李世阳译《共犯理论的展开》中译本序16. 〔日〕佐伯仁志著、丁胜明译《制裁论》中译本序17. 甘添贵总主编、林东茂主编《德国刑法翻译与解析》,甘添贵总主编、余振华主编《日本刑法翻译与解析》序18. 〔日〕山口厚著、付立庆译《刑法总论(第3版)》中译本序19. 〔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主编,何庆仁、王莹、徐凌波、梁奉壮译《德语区刑法学的自画像》中译本序20. 〔日〕高桥则夫著、李世阳译《刑法总论》中译本序四、其他序跋1. 理灵《女检察官手记》序2. 孙顺林《古新集》跋3. 王志建《古城月色》序4. 陈东升《浙江法治十年观察》序5. 鲁佳《美国法学院也有诗与远方》序6. 李建平《在水一方》摄影集序
陈兴良,男,1957年3月21日出生,浙江义乌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和1987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分别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84年12月至1997年1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1998年1月至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