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既是一本启蒙识字的教材,也是一本记录中国姓氏的书籍。在《百家姓》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商朝甲骨文。战国时有史官编著的《世本》,记载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可惜到宋朝已经逐渐散佚。
北宋初年,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书生编撰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这就是传诵至今的《百家姓》。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儿童启蒙识字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
01 赵钱孙李
02 冯陈褚卫
03 朱秦尤许
04 孔曹严华
05 戚谢邹喻
06 云苏潘葛
07 鲁韦昌马
08 俞任袁柳
09 费廉岑薛
10 滕殷罗毕
11 伍余元卜
12 祁毛禹狄
13 熊纪舒屈
14 贾路娄危
15 高夏蔡田
16 经房裘缪
17 包诸左石
18 荀羊於惠
19 井段富巫
20 全郗班仰
21 祖武符刘
22 印宿白怀
23 池乔阴穆
24 姬申扶堵
25 边扈燕冀
26 慕连茹习
27 暨居衡步
28 欧殳沃利
29 冷訾辛阚
30 巢关蒯相
31 万俟司马
32 赫连皇甫
33 淳于单于
34 钟离宇文
35 亓官司寇
36 漆雕乐正
37 晋楚闫法
38 呼延归海
39 粱丘左丘
40 墨哈谯笪
附录一 《百家姓》全文
附录二 中国古代书法、绘画知识与故事
夫子,原名邱鼎淞,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硕士学位,长沙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小学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先后编著出版了《国学大课堂——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小古文听读练》《小古文100课》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