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9章,主要对渔业资源的生物学基础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内容包括种群、年龄与生长、繁殖习性与繁殖力、食性以及肥满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讲述了鱼类的生命周期与早期生活史,集群与洄游的意义、洄游类型及其研究方法;概述了群落概念与鱼类群落特征、海洋环境及其与鱼类行动的关系、海洋渔业区划与渔场等,可作为海洋渔业学科有关本科专业的教材。
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渔业资源生物学的含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节 渔业资源生物学的重要性
第三节 渔业资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鱼类学
二、海洋学与湖沼学
三、生态学
四、渔业资源评估学
五、环境生物学
第四节 渔业资源生物学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第五节 中国渔业资源生物学研究概况
思考题
第二章 鱼类种群及其研究方法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概念
一、种群的含义
二、亚种群与群体的含义
三、种群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种群结构
一、年龄结构
二、个体大小
三、性比
四、性成熟
第三节 种群的研究方法
一、种群鉴别的采样原则与要求
二、形态学方法
三、生态学方法
四、统计方法
五、分子生物学方法
思考题
第三章 鱼类的分布与洄游
第一节 鱼类分布和集群
一、海洋鱼类分布及分布型
二、鱼类集群及其生态意义
三、鱼类的集群机制
第二节 鱼类洄游及其类型
一、洄游的定义
二、鱼类洄游的类型
三、黄渤海鱼类洄游特征
四、被动洄游
第三节 鱼类洄游机制与影响因素
一、鱼类洄游的生理学机制
二、鱼类洄游与环境的关系
三、不完全洄游
第四节 鱼类洄游分布的研究方法
一、标志放流
二、声呐/雷达技术
思考题
第四章 鱼类的生命周期与早期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