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安全绿色食品已成为消费的新趋势。渔药的作用受到水生动物体内的酶、受体等因素的影响,而它的使用安全与其代谢、消除乃至残留等息息相关。研究渔药作用的酶、受体,研究渔药的药动学模型及其渔药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检测方法,研究其代谢与消除规律,是保证渔药使用安全、合理使用的理论基础。 因此,要提高我国水产品在靠前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扭转生产混乱的局面,使水产业真正走上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亟待整顿纪律,改进做法,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一章 渔药应用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渔药作用的机理
第二节 渔药在鱼体内代谢的模型、消除规律及其残留
第三节 渔药药动学模型及影响渔药的代谢和消除的因素
第二章 主要渔药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合理使用
第一节 抗生素类渔药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第二节 喹诺酮类渔药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第三节 磺胺类渔药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第四节 杀虫类渔药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第三章 新渔药及其制剂的创制
第一节 禁用药物孔雀石绿代替制剂(美婷)的研究与创制
第二节 新型渔药的研究
第三节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第四节 渔药制剂的研究
第四章 渔药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第一节 仪器检测方法
第二节 基于免疫学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三节 其他快速检测方法
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及其控制耐药策略研究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第二节 病原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第三节 控制病原菌耐药的测量
第六章 渔药使用的风险评估
第一节 我国渔药生产、销售以及使用情况
第二节 渔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渔药的毒副作用
第四节 渔药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第五节 渔药安全使用的风险评估及其控制的情况
第七章 渔药安全使用技术的应用、示范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