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镇是保存古老建筑风貌、历史文化遗存,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村镇。经济是古村镇发展繁荣的基础,靠前现存有名的少数民族古村镇,历目前都曾经有过十分繁荣和发展的时期。此后,多因经济的衰落而凋敝,但建筑的实体通常会得到保存。诺邓古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汉代就以盛产食盐而有名,千百年的盐业开发,为诺邓古村积累了巨大财富,造就了诺邓古村辉煌的建筑,深厚的文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诺邓古村盐业衰落,转型为山地农耕,由于山高坡陡,耕地数量少,质量差,农业产出较低,诺邓古村经济一落千丈。失去经济支柱的诺邓古村,村落建设停滞下来,村落的建筑风貌、村落的文化得到保存。21世纪以后,诺邓古村因古老的建筑和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吸引了纷至沓来的游客。在政府的引导下,诺邓古村的生计方式再次发生转型,从农业经济逐步转变为旅游经济,村落从一个农业社区转型为旅游景区,古村得到振兴。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003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007
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016
章诺邓古村的形成与存留019
节诺邓古村的形成历史020
一、村名的由来021
二、形成历史022
第二节诺邓古村形成原因029
一、紧靠盐井而居形成聚居村落029
二、土著居民长期定居031
三、外来移民促进古村发展032
四、茶马盐古道交通促进村落繁荣033
第三节诺邓古村存留原因038
一、盐业衰败导致经济发展停滞038
二、当地居民教育与文化水平较高042
三、地方政府的保护意识强044
第二章诺邓古村的自然与文化景观047
节自然景观049
……
殷群,女,汉族,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理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长期从事民族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领域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白族历史文化研究、传统村落研究、民族旅游。主持国家民委项目2项,云南省教育厅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大理州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大理大学科研项目4项,大理大学教改项目1项,大理州、市政府横向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20余篇。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颁发的“云南发展研究奖”三等奖,曾3次荣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