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是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基石,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学术体系之大宗。但晚近以来,受到受到西方的冲击与国人的蔑弃,加之自身未能建立起适合于时代的新的形态,经学成为已陈之刍狗,长期被否定。由此造成国人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缺乏正确认识,在面对时代之挑战时也常常感觉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在此局面下,重建经学思维体系,从学理上改造经学的历史形态,使之在现代重现焕发生机。这是需要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的事业。加之近年来传统文化重新受到上上下下的关注,各种各样的声音不绝于耳,众声嘈杂之下,需要对经学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与阐释。本系列之用意即在于此。
学术遗札
罗倬汉《诗乐论》审查意见书朱光潜秦燕春附识/1
答施志伟王蘧常郭建中整理/4
经义阐微
早期儒家的名辩思想
——孔子与荀子之间邓秉元/8
论“庙见成妇”郑玄说林秀富/71
经学历史
汉宣帝立《穀梁》事述说黎汉基/87
论晚清儒者宗教新知中的激进特质之发展余一泓/139
孔子与六经无关说的近代生成及其意蕴肖朝晖/165
圆桌会谈
人格精神永远流传
——关于《刘静窗文存》的几点体会孙宝山/181
人心之高妙,人心之紧要
——读《刘静窗文存》史应勇/187
熊十力、刘静窗论学及交游秦燕春/191
学以为己
——《刘静窗文存》读后邓新文/199
世界历史的春秋战国时代陈强/205
学人自述
杨晋龙先生自述/221
序跋、札记
校理《邵雍全集》前言邵逝夫/238
校理《陆九渊全集》前言张旭辉/287
《诗经》札记三则林赶秋/316
编后记/322
稿约/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