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人学视域出发,该书选取了“身体”、“意义”“经济”这个三个相对较新的视角,结合作者对文艺研究的成果,力图在展现当下文艺研究的新人学成果的同时,构建一个人学视域下的文艺研究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三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艺身体学、文艺意义学与文艺经济学。文艺身体学是靠前近年来提出但并没有建构完成的学术研究内容。该书的“文艺身体学”部分从文艺身体学的美学构建开始论述,以近年来出现的多维立体电影、“吃播”为例,论证了文艺现象中美学身体维度的生成事实;继而探讨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实践中文艺身体学的研究案例、分析了中国电影、俄罗斯电影中的身体符号问题;很后立足身体视域,透析了“时尚”产业、儿童图书出版产业中的“身体化”现象。该书“文艺意义学”部分,尝试从人的生存意义、价值意义、社会群体意义等视角挖掘、建构一个凸显“意义”的文艺研究理论框架。该部分以国产电视剧的生产为例,分析了当下生活意义、社会意义主题表现的重要价值;该部分以躯体理论、文艺思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伦理意义的存在价值;以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京味”意义的内涵与表现。该书“文艺经济学”部分,尝试构建一个融合文学经济研究、影视经济研究、动漫经济研究以及文化产业研究于一体的文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该部分从文艺的艺术属性与经济属性关系开始辨析,然后论述、分析了网络文学、电影、电视剧、动漫的产业化发展的表现与趋势,尝试解决其中存在的经济与艺术的悖论问题,总结经济与艺术相融合的“销售文化”等规律,很后以之为基础,提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的思路。该书所研究的内容较为新颖,阐述内容具有理论性,构建的理论框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该书的研究成果对融合文艺学、文化研究、文化经济三个理论研究方向于一体,打破文学、影视、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学科界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导言 新人学视域下的文艺研究
编 文艺身体学研究
章 美学身体之维的构建
节 重构美学的身体之维——基于多维立体电影的意义分析
第二节 从“吃播”热潮延伸出的美学思考
第二章 文艺身体学理论研究案例及文艺批评实践
节 身体人类学视域下尼采的“酒神精神”探析
第二节 背离女性主义的中国女性躯体写作
第三章 影视文艺中的身体符号
节 脸谱: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切入符号
第二节 俄罗斯悲喜剧电影的身体意识
第四章 文艺(文化)产业中的身体视域
节 身体、区隔、产业——对“时尚”机制的再认识
第二节 我国儿童触觉类图书的发展探析
第二编 文艺意义学研究
第五章 文艺的生活与社会意义探索
节 回归意义与快感的生活本质——体制变革形势下中国电视剧的繁荣趋向
第二节 辩证理解弘扬文化精神与追求文化利益的关系
第六章 文艺的价值伦理意义思考
节 价值向度上的巴赫金躯体理论的道德指向
第二节 消费历史与价值重构——意义价值向度上的历史消费主义文艺思潮研究
第七章 北京审美文化中的“京味”意义研究四题
节 改革开放语境下的北京审美文化
第二节 文艺生产中的北京风格
第三节 审美消费与北京精神
第四节 “京味诗性”与大众审美文化
第三编 文艺经济学研究
第八章 影视文艺的艺术属性与经济属性关系辨析
节 影视文艺的艺术属性与经济属性关系的再认识
第二节 影视剧的创作欣赏与生产消费的复杂关系辨析
第九章 文学、影视的产业化问题研究
节 网络文学出版的定义、模式与问题
第二节 中国历史消费影视剧溯源
第三节 伪艺术,真商业——商业语境中王家卫电影的表现策略
第四节 中国电视剧的投融资风险与监控
第十章 动漫产业研究
节 文化互动中的中外动画艺术交融
第二节 文化“入超”形势下的中国动漫
第三节 “销售文化”——迪斯尼广告战略的文化选择
第十一章 文化产业“走出去”研究
节 从“走出去”到“融进去”——对中国文化产品输出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节 发展对外文化服务贸易,凸显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 世界与中国:反文化产品盗版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秦勇,文艺学博士,影视艺术学博士后,现执教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任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影视艺术、文化产业;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非视听感官美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巴赫金躯体理论研究”等项目若干,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等各级项目若干;出版《巴赫金躯体理论研究》《意义的生产与消费》等专著,参与出版《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等著作若干;担任主编出版过《核心价值视阈下的影视文艺研究》《文化产业专业阅读书目体系》等著作;在《人民日报》、《文艺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八十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各类文摘摘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