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史简明文学教程》的编写凸显了三个特点:一是文化性。教材编写将秉承“文学文化”的大文学观,通过“时代概论”以及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展示作为文化存在的文学形态;通过具体作家和作品的讲解,同时展示西方各个时代的风俗、社会与文明细节。二是文本中心性。教材将偏重于文本细读,借鉴多种解读角度,全方位展开对作品的细读和诠释。三是专业实用性。本教材编写,主要是针对传媒艺术类专业学生,因此在编写中将围绕具体作品展开“文学与多媒体文类对照与转换”,引导学生从专业实用角度使用本教材。此次修订,将有这几个方面的变化:1.对其中历年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错字、病句进行修订;2.增添部分内容,使内容更加完整;3.吸收部分内容最新研究成果。增补内容大约4-5万。
章西方文化与文学概论
节欧洲文学史中的“两希”文学传统
第二节欧洲文学发展中的“两希变奏”
第三节西方文学史的学习方法与基本书目
第二章古希腊文学
节古希腊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古希腊文学概述
第三节古希腊作家作品
第四节古希腊文学中的跨文体实践
第三章古罗马文学
节古罗马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古罗马文学概述
第三节古罗马文学作家与作品
第四节古罗马文学中的跨文体实践
第四章中世纪文学
节中世纪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中世纪文学概述
第三节中世纪作家作品
第四节中世纪文学中的跨文体实践
第五章文艺复兴文学
节文艺复兴时期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文艺复兴文学概况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与作品(一):薄伽丘《十日谈》、拉伯雷《巨人传》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第四节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与作品(二):莎士比亚与四大悲剧
第五节文艺复兴文学中的跨文体实践
第六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节17世纪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概况
第三节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作家与作品:莫里哀《伪君子》
第四节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中的跨文体实践
第七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节18世纪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二节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概况
第三节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作家与作品(一):卢梭与《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
第四节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作家与作品(二):歌德与《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
第八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九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附录西方文明史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