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溶解气体浓度的测量和控制,都取决于对平衡浓度的精准掌握。能够根据温度、盐度、压力及气体成分的变化对平衡浓度进行计算,就显得很有必要。本书分为七个主要部分:主要大气气体在淡水中的溶解度;主要大气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度;气体过饱和程度的计算及报表;惰性气体的溶解度;微量气体的溶解度;气体在卤水中的溶解度;水的物理性质。本书以方程和表格两种形式介绍了溶解度资料。使用这些资料,可以对纯气体、空气或混合气体的平衡浓度进行计算。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再需要插值计算,每一章节都包含了样本采集问题。本书可作为油气地质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参考用于,也可供从事油气地质尤其是非常规油气研究的专业人员参考。
章 淡水中大气气体的溶解度
1.1 气体溶解度的一般关系式
1.2 淡水中标准空气的溶解度(c0,μmol/kg)
1.3 计算标准空气下任意摩尔分数二氧化碳在淡水中的溶解度
1.4 常用单位表示标准空气下气体在淡水中的溶解度(c*0)
1.5 计算淡水中空气饱和度(cp或c*p)
1.6 淡水蒸气压(pwv)
1.7 计算淡水不同海拔高度的空气饱和度
1.8 计算不同水深下淡水中的空气饱和度
1.9 计算任意摩尔分数淡水的本森系数和气体溶解度
1.10 计算淡水中的气体张力(mmHg)
第2章 海水及咸水中大气气体的溶解度
2.1 在标准空气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2.2 在标准空气下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度随摩尔分数的变化
2.3 本森系数
2.4 海水蒸气压(pwv)
2.5 海水静水压头
2.6 计算海水中的气体张力(mmHg)
第3章 气体过饱和
3.1 计算海洋学中单一气体的过饱和度
3.2 气体过饱和度的计算及结果报告
3.2.1 溶解气体物理学
3.2.2 GBD的物理及生理学基础
3.2.3 溶解气体分析
3.2.4 气体过饱和度的计算及结果报告
3.2.5 根据浓度单位计算标准气体过饱和度参数
3.2.6 转换旧的气体过饱和度数据
3.2.7 深度对气体过饱和度的影响
3.3 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对气体过饱和的影响
3.3.1 加热及冷却水
3.3.2 不同温度下的水混合
3.3.3 混合不同盐度的水
3.3.4 气泡夹带
第4章 大气中惰性气体的溶解度
第5章 痕量气体在大气中的溶解度
第6章 卤水中气体的溶解度
第7章 水的物理性质
参考文献
附录A:计算气体溶解度
附录B:计算水的物理性质
附录C:计算机程序
附录D:补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