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初版(2003年),主要聚焦于核爆炸形成的高功率电磁脉冲环境、核电磁脉冲对电子和电气设备及系统的耦合、模拟与测量技术,对微电子设备的耦合效应及其防护等问题。当前,随着地面附近高压输电线、输油和输气金属管道等超长金属体的不断增加,高空核电磁脉冲(HEMP)E3部分、地磁暴一类变化缓慢(覆盖频段极低)但持续时间很长的高能量电磁环境产生的耦合及其干扰毁伤效应不容忽视。伴随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雷电电磁脉冲(LEMP)对地面附近大量电线、电缆的耦合及所产生的毁伤效应日趋严重。处于各种高功率、高能量电磁环境威胁下的微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设施及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为此,在本书再版之际,增添了相关内容,全书由原来的9章扩充为14章。
本书可供电子学与信息系统、核科学领域从事电磁兼容、抗电磁脉冲加固等方面工作的科研和工程技
术人员参考,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教师的教学参考书。
第1章电磁脉冲与电磁环境
1.1电磁脉冲
1.1.1电磁脉冲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1.1.2电磁脉冲特征描述
1.1.3电磁环境相关标准化组织及标准
1.2高功率电磁环境
1.2.1高功率电磁环境概述
1.2.2高空核电磁脉冲E1部分
1.2.3雷电电磁脉冲
1.2.4高功率微波
1.2.5静电放电电磁脉冲
1.2.6高功率电磁环境的效应
1.3地磁暴与HEMPE3部分
1.3.1地磁暴
1.3.2HEMPE3环境
参考文献
第2章核武器的爆炸效应与电磁脉冲
2.1核武器
2.1.1核武器与常规武器比较
2.1.2裂变核武器与聚变核武器
2.1.3核试验与核武库
2.2核电磁脉冲的产生机理
2.2.1核武器γ辐射源
2.2.2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2.3康普顿电流模型
2.2.4地面核武器电磁脉冲
2.2.5中等高度空中核武器电磁脉冲
2.2.6高空核武器电磁脉冲
2.2.7地下核武器电磁脉冲
2.2.8内电磁脉冲(IEMP)
2.2.9系统电磁脉冲(SGEMP)
2.3核电磁脉冲的特点
2.3.1地面核武器和近地核武器电磁脉冲的主要特点
2.3.2高空核武器电磁脉冲的主要特点
2.3.3核电磁脉冲的一般特点
参考文献
第3章核电磁脉冲环境
3.1分析地面核武器电磁脉冲环境的物理基础
3.1.1物理模型与场方程
3.1.2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3.1.3康普顿电流
3.1.4空气电导率
3.1.5大地电导率
3.2地面核武器电磁脉冲环境的数值分析
3.2.1差分方程的建立
3.2.2网格选取
3.2.3场方程与电离方程的差分解
3.2.4计算步骤
3.2.5部分计算结果
3.3高空核武器电磁脉冲环境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