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部分来自作者精选的已发表的短文,另一部分为本书抢先发售。目录经过重新编排,目录全文请见共享目录 圆圈正义 做一个勇敢的法律人 17 在自恋中攀登仇恨的高峰 22 圆圈正义 …… 何谓榜样 纪念一只越狱未遂的鹦鹉 20 何谓榜样 28 今天是艰难的,但也是精彩的 35 下跪 42 …… 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 不要轻易向他人抡起道德的杀威棒 50 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 52 律师为什么喜欢为“坏人”做辩护 63 …… 权力为大 各自珍重 州官可以炫权,百姓何以为炫? 67 思想、言论和惩罚的边界 111 …… 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 见死不救、该当何罪? 72 路边的野草你不能采? 76 …… 生命的尊严 生命的尊严:故意杀人三题 121 无论多么伟大 终有一天谢幕 129 人类的观念会崩溃吗?——在虚无中寻找意义 142 今天,你刷存在感了吗? 25 爱要常觉亏欠 客要一味款待 139 心怀永恒 活在当下 致法学新人的三封信(一):关于读书 1 致法学新人的三封信(二):与人和睦相处 6 致法学新人的三封信(三):与德相随 11 心怀永恒 活在当下 44 不破楼兰终不还——写于司考放榜日 46 元宵节法治随想 60 谢谢那些和我一起开读书会的年轻人 165 我们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163
圆圈正义
做一个勇敢的法律人
在自恋中攀登仇恨的高峰
圆圈正义与安提戈涅
从“刀把子”到“双刃剑”――刑法使命的变化
天生犯罪人――一个未解之谜
法治的妥协
燕园旧训 薪火相传――在伟大观念中追寻真正的自由
《枪支批复》的情理法
一朝犯罪是否终身受制――争议中的美国性犯罪登记公告制度
何谓榜样
纪念一只越狱未遂的鹦鹉
何谓榜样
下跪
狂人罗大拿的故事
伟大的梦想依然在心中――纪念马丁?路德?金辞世五十周年
师生之道
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
不要轻易向他人抡起道德的杀威棒
道德谴责的打开方式
律师为什么喜欢为“坏人”做辩护
大刀砍向同胞的步是对异族的仇恨
你能原谅这样的“人渣”吗?
身负权力 各自珍重
城管抽梯:何罪之有和该当何罪?
身负权力 各自珍重
规范执法,让雷洋案不再继续
刑法规制网络水军应慎重
思想、言论和惩罚的边界
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
见死不救,该当何罪?
路边的野草你不能采?
舆论真能绑架司法吗?
辱母杀人,该当何罪?
侠客心 法治路
莫某纵火与死刑适用
法律人的理智和多数人的情感
性侵犯罪与不同意
莫让虐待儿童的单位犯罪条款虚置
生命的尊严
无论多么伟大 终有一天谢幕
人类的观念会崩溃吗?――在虚无中寻找意义
今天,你刷存在感了吗?
爱要常觉亏欠 客要一味款待
看客杀人,该当何罪?
春雪若盐 触地即化
生命的尊严:未知死,焉知生?
心怀永恒 活在当下
致法学新人的封信:关于读书
致法学新人的第二封信:与人和睦相处
致法学新人的第三封信:与德相随
心怀永恒 活在当下
不破楼兰终不还――写于司考放榜日
我们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是艰难的,但也是精彩的
为了告别的聚会――致本书的读者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入选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以来历届“很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十四年司考培训资历;曾参与司法部司考题库设计和供题。谈吐诙谐幽默,富有激情,寓教于乐,妙趣横生;授课深入浅出,重点清晰,迅速提升考生刑法思维和应试能力,培养体系化思考能力,使考生迅速理解和掌握刑法的艰深理论。从容应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