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循环系统
收藏
评价
循环系统
商品编号:3370778
ISBN:9787561573037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 编者:叶本兰//王焱//王挹青//戴翠莲|总主编:张业//叶本兰//薛茂
出版日期:2019-05-01
开本:29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R54
页数:786
册数:1
大约重量:1258(g)
购买数量:
-
+
库存:2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77.42 (7.9折)
原价:¥9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为厦门大学医学院模块化教材建设试点图书,内容主要为人体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理病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其将循坏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建立临床思维,从结构、功能自然过渡到诊断、鉴别与治疗。
篇 循环系统基础理论篇
章 循环系统的形态结构
节 心脏的形态结构
一、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脏的构造
四、心脏传导系统
五、心脏的血管
六、心脏的神经
七、心包
八、心脏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 血管及淋巴的形态结构
一、动脉
二、静脉
三、淋巴系统
四、血管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节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心脏的发生
一、原始心脏的形成
二、心脏外形的建立
三、心脏内部的分隔
四、静脉窦及其相连静脉的演变
第三节 胎儿与新生儿血液循环
一、胎儿血液循环的结构特点
二、胎儿血液循环途径
三、新生儿血液循环的变化
第三章 心血管的功能
节 心脏的生理功能
一、心肌细胞的结构特点与生理特性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
三、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四、心肌收缩的特点
五、心脏代谢与生化的特点
第二节 血管的生理功能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液的流体动力学基础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五、微循环
六、组织液的生成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第三节 几个特殊的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二、肺循环
三、脑循环
第四章 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节 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二、心血管中枢
三、心血管反射
四、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形式
第二节 体液调节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三、血管升压素
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五、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
六、心钠素
七、前列腺素
八、阿片肽
九、组胺
第三节 自身调节
一、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
二、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
三、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第五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见原因
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见条件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一、自由基的作用
二、钙超载的作用
三、白细胞的作用
第二篇 循环系统诊断基础与辅助检查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四篇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叶本兰,厦门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护理系系主任,获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2010年厦门市很好教师,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