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篇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本书根据统编版教材的近期新阅读要求,不仅收录了大量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精选,还为学生设计了阅读有方法、名师导读方案、名师赏读等栏目,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同时,了解到更多文章中深层次的思想,学习到更多写作的精髓。
《呐喊》
狂人日记
孔乙己
社戏
《坟》
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
论雷峰塔的倒掉
看镜有感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热风》
随感录三十八
随感录四十八
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
《华盖集》
夏三虫
我观北大
《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
记念刘和珍君
无花的蔷薇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阿Q正传》的成因
《而已集》
黄花节的杂感
略论中国人的脸
读书杂谈――七月十六日在广州知用中学讲
《三闲集》
无声的中国――二月十六日在香港青年会讲
“醉眼”中的朦胧-
《二心集》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友邦惊诧”论
《南腔北调集》
为了忘却的记念
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致《文学月报》编辑的一封信
上海的少女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作文秘诀
《伪自由书》
出卖灵魂的秘诀
现代史
中国人的生命圈
言论自由的界限
《准风月谈》
“揩油”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喝茶
《花边文学》
朋友
读几本书
零食
《且介亭杂文》
拿来主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且介亭杂文二集》
论“人言可畏”
我的读后感
读书与思考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姓周,幼名章寿,字豫山,后改豫才。1898年起,改名周树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笔名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卒于上海。鲁迅从小阅读兴趣十分广泛,看过很多野史、杂记,对民间艺术也有深切爱好,这些都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资源。
鲁迅也被誉为“青年导师”,受他提携、指点和教导的后辈学生很好多,如孙伏园、丁玲、萧军、萧红、罗家伦、冯雪峰、台静农等,都深受鲁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