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型创新与超常型知识的治理体制改革》揭示中国从模仿引进型创新进入原始颠覆型创新的动态进程,以原始颠覆型创新的核心资源—超常型默示知识的应用为主线,从教育、人事、金融、社会组织、政府职能、文化理念等多个维度探索中国超常型知识治理体制的改革,同时也记录了靠前许多学者研究中国原始型创新的观点,努力推动创新研究的中国学派的形成。
绪论
章 原始颠覆型创新流程与中国的逆创新
节 全球原始颠覆型创新的基本流程
第二节 中国的逆创新及创新阶段的推进
第二章 原始颠覆型创新与超常型知识的功能
节 直觉突破式创新与超常型默示知识
第二节 原始颠覆型创新中的知识动态组合
第三节 原始颠覆型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与经济效益的形成关系
第三章 原始颠覆型创新与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
节 教育培养的原始颠覆型创新主体的基本素质
第二节 教育适应原始颠覆型创新的改革路径
第四章 原始颠覆型创新与社会组织网络
节 超常型人才的自我开发通过自组织实现
第二节 原始颠覆型创新组织的区域集聚生态
第三节 原始颠覆型创新组织的动态递进
第四节 创新型自治组织生成社会资本
第五章 原始颠覆型创新与人事制度改革
节 原始颠覆型创新各阶段的人力资本分布
第二节 超常型知识与常规型知识的综合管理
第六章 原始颠覆型创新与金融制度改革
节 人力资本信用为本的担保机制
第二节 不同阶段原始颠覆型创新的金融支持
第七章 原始颠覆型创新中的政府作用
节 政府保护所有创新主体的权利
第二节 原始颠覆型创新中的政府公共服务
第八章 原始颠覆型创新的文化创新
节 中国知识概念的反思和新型知识概念的构建
第二节 在超常型知识认知的基础上,确立人力资本本位概念
第三节 原始颠覆型创新需要中国人的人格现代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