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学习的特点,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强调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并针对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分层次逐级递进式地设计专业实习教学,对学生在区域综合自然地理因素、区域综合人文地理因素两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进行实践教学。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章为区域资源环境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为野外实习调查方法及手段,包括对区域资源环境野外实习内容、路线和方法的设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以及人文地理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介绍;第三章为区域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围绕阴山山脉中段自西向东考察了大青山地质地貌、山地和高山草甸草原生态系统、内陆湖泊构造形成与演化以及山地垂直地带性特征;第四章为区域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主要介绍了人文地理野外综合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具体教学环节、实习线路安排和具体实习内容,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证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第五章为区域资源环境野外实习成绩评价体系,主要介绍了区域资源环境实习成绩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建立、考评指标评价标准和权重的确定以及学生成绩评定的实施和组织等内容。
章 区域资源环境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野外实习调查方法及手段
节 区域资源环境野外实习的设计
第二节 自然地理野外调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第三节 人文地理野外调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第三章 区域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节 区域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节 阴山地理概况
第三节 大青山地区地质地貌实习
第四节 辉腾锡勒草原植物实习
第五节 凉城县综合自然地理实习
第四章 区域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
节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地概况
第三节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前期准备工作
第四节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教学环节
第五节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内容和实习线路安排
第六节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效果评价
第五章 区域资源环境野外实习成绩评价体系
节 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建立
第二节 考评指标评价标准和权重确定
第三节 成绩评定的实施和组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