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很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第三十八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经典回放·作品简介
《老子》
《老子》篇序的新解释
章知人论世·老子是谁
作者小传:老子
中国哲学人——老子
老子其人:神龙见首不见尾(节选)
钱穆与老子其人其书的考证——兼论与胡适的争论
第二章辩证思想·走近老子
重析"小国寡民"——谈道家的现代意义(节选)
论《老子》的"道"思想(节选)
上善若水为而不争——解读《道德经》(节选)
老子的"道"与一二三(节选)
大器"晚成"抑或"免成""无成"?(节选)
从"无为而无不为"看《老子》"道"的智慧——《老子》第五十一章阅读札记
第三章返璞归真·老子不老
老子及《道德经》的研究与价值重估(节选)
……
王守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北京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22年,曾任教初、高中学段,关注小初、初高衔接阅读,曾撰写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主持多项省市级研究。北京市“师德标兵”,现为朝阳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