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学史纲要》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后改此名。鲁迅先生有几项没有完成的写作计划。《中国文学史》便是其一。他留下了一部教学讲义,题为《汉文学史纲要》。他的讲演记录《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对魏晋文学的演变进行了十分精彩的描述,实际上也具有文学史的性质。
目 录篇 自文字至文章……………………………………………………001第二篇 《书》与《诗》……………………………………………………005第三篇 老 庄……………………………………………………013第四篇 屈原及宋玉……………………………………………………019第五篇 李 斯…………………………………………………027第六篇 汉宫之楚声 ……………………………………………………030第七篇 贾谊与晁错……………………………………………………033第八篇 藩国之文术 ……………………………………………………037第九篇 武帝时文术之盛 ……………………………………………………043第十篇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049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