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选用了17位学员的18首作品其中器乐曲6首。有以弹戏音调为素材写成的管弦乐《月桥》和板胡独奏曲《弹戏韵》;有以二黄和弹戏音调为素材,以复三部曲式结构而成的钢琴独奏曲《川韵》;有取材于高腔曲牌音调谱写的丝弦五重奏《金沙回响》;也有以川剧唢呐曲牌同弹戏音调和皮黄音调相交织而谱就的川剧吹打乐与乐队《融》;还有以板腔体音调为基础融合高腔而成曲的民乐合奏《忆童年》。在14首声乐曲中,有以曲牌联套体原则或板腔体发展手法写成的《出师表》《洪湖赤卫队》《声声慢》《对话桃花村》等;有以歌曲发展手法与曲式结构原则谱就的戏歌如《江城子》《新时代新四川》《花开盛世》《礼》《人间正道是沧桑》等;有以川剧高腔犯腔犯调技法与西洋调性对比手法谱写而成的《孤舟令》《定风波》;也有以戏剧意识流手段移植到音乐创作中而成曲的《花神引》。其音调素材或源于曲牌联套体的川剧高腔、昆腔,或梆子腔系的弹戏,或皮黄腔系的胡琴。可谓典雅与时尚,肃穆与活跃并存。抒情慢板与欢乐快板同行。作品主题几乎都来自于川剧音调。乐曲结构与发展手法,中西兼用。
目录
序 戏以曲兴 i
《川戏》 1
《天府国际机场回旋曲》 49
《月桥》 54
《弹戏韵》 70
《川韵》 74
《金沙回响》 85
《忆童年》 108
《融》 166
《出师表》 171
《洪湖赤卫队》 176
《声声慢》 181
《孤舟令》 197
《江城子》 208
《新时代新四川》 214
《花开盛世》 218
《礼》 221
《花神引》 225
为《现代川剧音乐作品赏析》点赞 257
李亚梅,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川剧音乐创作人才培养》等课题,在《四川戏剧》《音乐探索》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2011年组织、策划了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排演歌剧《江姐》获四川省“文华奖”很好剧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