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解读
收藏
评价
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解读
商品编号:3318176
ISBN:9787567133907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 何英著
出版日期:2019-05-01
开本:24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82
页数:229
册数:1
大约重量:4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7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3 (4.6折)
原价:¥50.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中国超常规的迅速发展引发西方对中国的恐惧,西方现今的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理论无法诠释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陷入了理论焦虑和恐慌。在这一背景下,本书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外交从内敛和区域性逐步走向外向和靠前化,打破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固有理念和模式,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四重意义:政治上修正了摩根索“权力政治论”、批驳了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和“修昔底德陷阱”、体现了建构主义观念对身份和利益的建构;经济上绝非西方的“马歇尔计划”,体现了从经济自由主义到经济民族主义再到经济世界大同的理念延伸;文化上强调文明是融合不是冲突和儒家文明的和平包容特点,再批驳了亨廷顿“文明冲突论”;哲学上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罗尔斯的正义社会,是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世界大同观点的进一步完善。 实质和根源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得以成功实践的路径和策略主要是加强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构建公正的优选价值,构筑中国文化自信,增强中国话语权,提供新颖的中国理念、智慧和方案。本书获“上海市重点图书”称号,并获“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项目”、“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智库—强国战略与话语权研究中心”、“上大社·锦珂图书出版基金”资助。
章问题的提出:本书的研究初衷和思考/001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003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价值和全球影响/000
三、国内学界的一致肯定:自信的中国方案/017
四、西方的质疑:中国要重塑世界秩序/020
五、本书的思考:中西方分歧存在求同存异的可能/023
第二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核心/027
一、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变化/020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特征/035
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质和内涵/037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未来践行的趋势和影响/043
第三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学和经济学思考/040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学意义/051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济学意义/061
第四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思考和哲学内涵/073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思考/075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内涵/086
第五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西方理念之争/103
一、中国会否颠覆原有的世界秩序、挑起冲突、称霸世界/105
二、资本主义是否为世界历史的最后终结者/120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西方理念之争的实质和根源/134
第六章“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得以成功构建的路径和策略/167
一、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构筑中国文化自信/160
二、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增强中国话语权/178
三、加强与各国的文明交流,超越文明冲突论,构建公正的全球价值/184
第七章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高和突破/103
一、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对外交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105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国外交从内敛和区域性走向外向与国际化/201
三、一个日趋自信的中国需要更多智库和与西方相抗衡的理论支撑/202
第八章结论和思考:达则兼济天下/211
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12
二、中国的成功证明大国崛起不是悲剧而是世界的福音/214
三、各国发展模式应多样化,中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216
参考文献/217
后记/228
何英,女,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国际关系理论和中美关系,早年致力于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建构主义分析,近年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问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以及“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问题。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