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世界简史
收藏
评价
世界简史
商品编号:3317387
ISBN:9787521703085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 (美)威廉·麦克尼尔著,施诚,赵婧译
出版日期:2019-06-17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K1
页数:592
册数:1
大约重量:947(g)
购买数量:
-
+
库存:9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5.44 (6.3折)
原价:¥8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美国知名历史学家、优选史奠基人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简史》是认可的优选通史开山之作,从隔绝孤立到动态交互,初次完整讲述了从史前到21世纪优选文明互动的故事。优选畅销50年,经典可靠的世界史入门,阿诺德?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杰里?本特利、何炳棣、许倬云、钱乘旦、刘新成等鼎力推荐。中文简体版首版畅销近10万册,全新修订,重磅上市。 世界史的伟大书写,从威廉·麦克尼尔开始—— 1963年,麦克尼尔出版《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史学界一般以此作为优选史诞生的标志。 1964年,麦克尼尔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世界历史课程,为此他为“学生和一般读者”将《西方的兴起》精编简化,于1967年出版《世界简史》作为该课程的教材。 自1967年问世至今,麦克尼尔《世界简史》经过四次修订再版,一直在英语世界中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院校世界史课程的推荐阅读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初选入门读物,甚至成为美国空军学院的指定教材。 麦克尼尔的贡献和独特之处在于:他认为世界史只有文明间的互动才有意义,他不断书写文明间的冲击与反冲击、征服与反征服。麦克尼尔的《世界简史》以文明为单位,书写优选文明的互动,让之前隔离、孤立的世界史,变成动态、交互的世界史,绘制了一幅人类文明的交互网络图。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研究的开始。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三十章,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21世纪初,聚焦于中东、印度、中国、欧洲四大文明,将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处于潜在状态的整体,以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为主线,勾画整体而互动的世界目前的重要事件,综览几千年间各个文明交融传承、兴衰演变的宏观全景。 《世界简史》主题突出,脉络清晰:部分为旧大陆各大文明的出现和确立,第二部分为各文明之间的平衡,第三部分为西方的支配地位,第四部分为优选性世界主义的开端。他强调文明间的融合,不断书写文明间的冲击与反冲击、征服与反征服,地理、交通、技术、文艺等,人类文明的诸要素一一展现在他的生花妙笔之下,不仅内容包罗万象,而且文字引人入胜。 威廉·麦克尼尔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在广阔的范围内描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图景。任何读过此书的人,都将对铸就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那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获得一种更为深刻的洞察与认知。
赞誉推荐 中文版序言 第四版前言 前言 部分:旧大陆各大文明的出现和确立(公元前500年之前) 章 人类历史之初 第二章 文明扩散的阶段(至公元前1700年前) 第三章 公元前1700~前500年中东的世界主义 第四章 印度文明的确立(至公元前500年) 第五章 希腊文明的确立(至公元前500年) 第六章 中国文明的确立(至公元前500年) 第七章 蛮族世界的变化(公元前1700~前500年) 部分进一步阅读书目 第二部分:各大文明之间的平衡(公元前500~公元1500年) 第八章 希腊文明的繁荣(公元前500~公元前336年) 第九章 希腊化文明的传播(公元前500~公元200年) 第十章 公元前500年~公元200年的亚洲 第十一章 印度文明的繁荣和扩张(公元200~600年) 第十二章 蛮族入侵和农耕文明的应对(公元200~600年) 第十三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十四章 中国、印度和欧洲(600~1000年) 第十五章 突厥和蒙古征服的影响(1000~1500年) 第十六章 中世纪欧洲和日本(1000~1500年) 第十七章 1500年前文明世界的边缘 第二部分进一步阅读书目 第三部分:西方的支配地位 第十八章 地理大发现及其世界影响 第十九章 欧洲的自我转型(1500~1648年) 第二十章 欧洲的外围:俄罗斯和美洲(1500~1648年) 第二十一章 伊斯兰教王国及其印度教和基督教臣民共同体(1500~1700年) 第二十二章 1500~1700年的远东 第二十三章 欧洲的旧制度(1648~1789年) 第二十四章 美国和俄国(1648~1789年) 第二十五章 亚洲对欧洲旧制度的反应(1700~1850年) 第三部分进一步阅读书目 第四部分:全球性世界主义的开端 第二十六章 “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引起的西方文明转型(1789~1914年) 第二十七章 亚洲对工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反应(1850~1945年) 第二十八章 非洲和大洋洲(1850~1945年) 第二十九章 西方世界(1914~1945) 第三十章 1945年以来的全球竞争和世界主义 第四部分进一步阅读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 当世知名历史学家、优选史研究奠基人、世界历史学科的“现代开创者”、芝加哥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曾担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在优选史方面的研究卓然有成,德高望重,与斯宾格勒、汤因比齐名,被誉为“20世纪对历史进行世界性解释的巨人”,开辟了一个西方世界史学的新时代。 1963年,他以一部《西方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West)一举成名,并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他笔耕不辍,迄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1996年,威廉·麦克尼尔因“在欧洲文化、社会和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伊拉斯谟奖。2010年,美国总统为威廉·麦克尼尔颁授国家人文勋章,以表彰其在人文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1964年,麦克尼尔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世界历史课程,为此他为“学生和一般读者”精编简化了《西方的兴起》,于1967年出版《世界简史》作为该课程的教材。自1967年问世至今,《世界简史》经过四次修订再版,50多年来在英语世界中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院校世界史课程的推荐阅读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初选入门读物,甚至成为美国空军学院的指定教材。 麦克尼尔的贡献和独特之处在于:他认为世界史只有文明间的互动才有意义,他不断书写文明间的冲击与反冲击、征服与反征服。麦克尼尔的《世界简史》以文明为单位,书写优选文明的互动,让之前隔离、孤立的世界史,变成动态、交互的世界史,绘制了一幅人类文明的交互网络图。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研究的开始。 其他主要作品有《瘟疫与人》(Plagues and Peoples)、《竞逐富强》(The Pursuit of Power)、《人类之网》(The Human Web,与其子J. R.麦克尼尔合著)、《追寻真理》(The Pursuit of Truth)等。 译者简介 施诚,首都师范大学优选史研究中心教授,从事欧洲中世纪史、文艺复兴史、优选史教学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多种。 赵婧,历史学硕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优选史研究中心。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