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周谷城全集
收藏
评价
周谷城全集
商品编号:3258257
ISBN:978720815446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条文释义》编写组
出版日期:2018-11-01
开本:2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812
页数:16
册数:1
大约重量:4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1044 (5.8折)
原价:¥1800.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周谷城治学领域广阔,学识渊博,兼涉史学、教育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其治学严谨,从历史学到政治学,从哲学到社会学,从美学到教育学,都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周谷城全集》收入以上提及的代表性学术著作以及散布各处的书信、论文、译作、文学作品。全集近500万字,共分16册:《中国通史》(上下)《世界通史》(上下)《中国政治史》《史学论文集》《农村社会新论  中国近代经济史论》《中国社会史论》(上下)《生活系统 史学与美学》《形式逻辑与辩证法   黑格尔逻辑大纲》《教育文集  中国教育小史》《集外文录》《译著》(上下)《诗词小集  书信集》,力图全面展示周谷城一生的学术思想脉络及其卓越成就,具有重要的史料收藏价值和独特的现实意义。

《中国通史》目录

第二次修订重版序言3

导论5

节 斗争的过程5

第二节 史书的编著12

第三节 编著的目的20

篇 古代史

章 原始社会史及古代史的大势29

节 原始社会史29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晚期人民的生活32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的大势35

第二章 古人对自然的斗争38

节 与水的斗争38

第二节 历法的发明43

第三节 工具的演进48

第四节 生活的改善51

第五节 阶级的对立57

第三章 诸部族的相互冲突61

节 相互战争61

第二节 几种大战64

第四章 等级的封建国72

节 封国的出现72

第二节 土地的划分77

第三节 权力的传授80

第四节 等级的次序88

第五章 周初经济的进步92

节 由政治到经济92

第二节 生产发达概观95

第三节 经济酝酿新变100

第六章 古代宗教与文化102

节 以卜决疑的方法102

第二节 崇拜祖先与自然107

第三节 宗教的社会作用111

第四节 主持宗教的人物118

第五节 文化的成果119

第七章 贵族奴隶主的没落124

节 周室共主的动摇124

第二节 强大诸侯的称霸135

第八章 工商奴隶主的兴起148

节 地主的出现148

第二节 商人的抬头152

第三节 高利贷者出157

第四节 私奴的大量使用159

第九章 统一帝国的成长162

节 战国时代的七雄162

第二节 卫鞅的改革秦政165

第三节 所谓合纵与连横170

第四节 商人助长统一帝国179

第五节 统一帝国的确立189

第十章 统一帝国的制度203

节 郡县制的确立203

第二节 刑法制的严明209

第三节 诠选制的复杂213

第四节 土地制的畸形219

第十一章 随社会而演变的学术思想225

节 学术思想由官府入民间225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的诸种学说229

第三节 统制学术思想的诸策略247

第二篇 中世前期

章阶级的剧烈冲突257

节 汉帝国的危机257

第二节 新莽时代农民的暴动270

第三节 地主阶级建立统治284

第二章 由阶级冲突到军事割据292

节 东汉统治发生动摇292

第二节 农民暴动与群雄割据302

第三节 由魏蜀吴到司马氏312

第三章 西北诸族的进逼319

节 西北诸族进逼的因缘319

第二节 西北诸族的大举进逼324

第三节 晋室被迫相率南迁337

第四章 南朝北朝的对立344

节 汉族北伐的无成344

第二节 南朝北朝的对立353

第三节 北方各族与汉族的和同362

第四节 南方土著与侨民的冲突381

第五章 六朝时代江南的文化393

节 江南文化的物质基础393

第二节 社会构造与江南文化399

第三节 六朝时代的学术思想408

第四节 六朝时代的文艺美术417

第六章 隋唐统一帝国的发展427

节 由南北对立到南北统一427

第二节 隋帝国对内对外的活动441

第三节 由隋帝国的瓦解到唐帝国的建立450

第四节 隋唐帝国在亚洲诸民族中的地位462

第七章 中外文化的汇合演进476

节 发展生产的制度476

第二节 维持统治的制度487

第三节 推进文化的制度501

第八章 汉唐时代佛法的东来510

节 汉唐与西域的经济关系510

第二节 佛教的东来523

第三节 东来的佛教537

第三篇 中世后期

章 宋帝国的建立559

节 由唐的分崩到宋的统一559

第二节 北宋帝国的巩固政策573

第三节 统一帝国下的地主阶级580

第二章 宋与辽夏金间的斗争593

节 辽之进逼593

第二节 夏之进逼601

第三节 宋之变法图强611

第四节 因变法引出党争626

第五节 金对宋的压迫633

第六节 宋之南渡与金宋间的傀儡642

第三章 种族战争中的人民生活646

节 土地私有制下贫富悬殊646

第二节 种族战争中人民生活的恶化651

第三节 人民因不堪苦累起而暴动659

第四章 宋对金的妥协策667

节 进行妥协之先667

第二节 宋与金的和议671

第三节 义理派与时势派的斗争677

第五章 蒙古势力的大发展686

节 十二世纪亚洲的大势686

第二节 成吉思汗的统一各部693

第三节 成吉思汗死后蒙古人的远征700

第四节 忽必烈的灭宋兴元策705

第六章 由蒙古统治的瓦解到大明帝国的树立716

节 蒙古统治的乖误716

第二节 反抗运动的爆发728

第三节 大明帝国的统治743

第四节 大明帝国与海外诸国的经济关系751

第七章 再由社会冲突转入种族战争775

节 农村生活的崩溃775

第二节 统治势力的腐化787

第三节 人民暴动的四起796

第四节 满族的入关815

第八章 满洲族之树立大清帝国826

节 消灭大明宗室的后挣扎826

第二节 削平吴三桂等的反抗运动839

第三节 统一郑成功的台湾据地848

第四节 大清帝国的扩大与巩固策852

第九章 巩固统治的理学859

节 理学的生长完成859

第二节 理学的巩固统治868

第十章 各种反抗运动882

节 思想的反抗运动882

第二节 种族的反抗运动894

第三节 社会的反抗运动907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大反抗914

第四篇 近代史

章 由英国的对外侵略到中英鸦片战争917

节 英国的对外侵略917

第二节 中英鸦片战争922

第二章 太平天国的反抗运动929

节 太平天国的发端及用兵的宗旨929

第二节 天国军事发展的神速934

第三节 天国建设计划的一般939

第四节 清王朝的反扑944

第五节 中外敌人围攻下的天国运动946

第三章 各国继续以武力逼订不平等的条约951

节 英法联军攻中国951

第二节 日本派兵入朝鲜957

第三节 八国联军陷北京963

第四章 在不平等条约下中国的殖民地化971

节 领土完整的破坏971

第二节 主权独立的破坏976

第三节 中国国际地位的低落983

第五章 中国的图强御侮——经济方面的图强御侮986

节 各国经济侵略的加紧986

第二节 中国新式产业的创兴988

第三节 中国社会阶级的变动994

第六章 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996

节 戊戌维新996

第二节 辛亥革命1008

第七章 教育学术及思想的变革1023

节 教育制度的变革1023

第二节 西洋学术的吸收1027

第三节 近代学术思想的演变1031

第八章 封建势力的挣扎1042

节 军阀的篡窃民国1042

第二节 帝制的两度发生1052

第三节 北方的军阀混战1060

第九章 帝国主义的深入1062

节 帝国主义者在华的经济势力1062

第二节 帝国主义者对华的政治要求1071

结论1076

节 中国历史的回顾1076

第二节 中国历史的转变1086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