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自动机设计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分为7个章节。第1章介绍对自动机和供弹机的再认识,进一步明确了自动机、供弹机的相关概念,加深了对自动机驱动特性的了解,深化了对自动机原理、系统和设计原则的认知。第2章介绍最小化设计的原则,其核心的思想是:对于选定弹种和原理的自动机,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技术指标、材料和工艺能力等)给定的情况下存在最小的结构极限,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个结构极限。第3章介绍与最小化设计密切机关的几个主要方面,如刚强度、热容及疲劳强度等的基本设计思想和方法等内容。
目录 章对自动机和供弹机的再认识1.1 自动机和供弹机1.2 自动机与状态确定系统1.3 自动机原理特点1.4 自动机主要技术指标1.5 自动机性能综合评价 第2章最小化设计2.1 构件最小化设计2.2 自动机系统最小化设计2.3 自动机设计流程2.4 循环图 第3章刚强度、热容量和疲劳强度的制约3.1 最小化刚强度设计3.2 最小化热容量设计3.3 最小化疲劳强度设计 第4章运动学分析4.1 运动学传速比4.2 滚柱凸轮曲线4.3 供弹导引空间位置关系分析 第5章动态仿真5.1 键合图与键合空间5.2 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和处理5.3 键合空间系统碰撞理论5.4 键合空间模型及状态方程实例 第6章虚拟样机6.1 自动机和供弹机多体动力学模型6.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础理论6.3 多刚体动力学方程6.4 虚拟样机技术在自动机设计中的应用6.5 转膛自动机改进虚拟样机分析 第7章最佳后坐力控制与膛内火药气体泄流7.1 最佳后坐力控制7.2 炮口装置流场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