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第五版)》由中国医科大学罗恩杰教授主编,来自全国26所高校的47位专家教授参加编写。罗恩杰主编的《病原生物学》分为绪论、上卷医学微生物学和下卷医学寄生虫学3部分,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及医学节肢动物学6篇,计47章。《病原生物学(第五版)》阐述了各类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免疫性、病原学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并着重阐述各类病原生物引起的感染过程和机体抗感染免疫的机制、遗传变异的原理和消毒灭菌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病原生物学(第五版)》从对比的角度,阐明了细菌、病毒、真菌、蠕虫、原虫和节肢动物六大类病原生物各自的基本特性与区别,既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了基础,又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南。对于近年来在病原生物学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的新知识及新现和再现的病原体予以补充阐述。《病原生物学(第五版)》可作为医学院校本科生教材,还可供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和其他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等参考。
第五版前言
章 绪论
节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第二节 寄生虫与寄生虫学
上卷 医学微生物学
篇 细菌学
第二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
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学
第三节 细菌的分类
第三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
第三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
第四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细菌的耐药性
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第二节 细菌耐药的检测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第五章 消毒灭菌与生物安全
节 消毒与灭菌
第二节 生物安全
第六章 细菌感染与致病机制
节 细菌的感染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
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医院感染
第七章 抗细菌感染免疫
节 固有免疫
第二节 正常茵群和机会致病菌
第三节 适应性免疫
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
第九章 化脓性细菌
节 葡萄球菌
第二节 链球菌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
第四节 脑膜炎奈瑟菌
第五节 淋病奈瑟菌
第六节 其他化脓性细菌
第十章 消化道感染细菌
节 埃希菌属
第二节 志贺菌属
第三节 沙门菌属
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
第五节 霍乱弧菌
第六节 其他消化道感染细菌
第十一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节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 棒状杆菌属
第三节 嗜肺军团菌
第四节 百日咳鲍特菌
第五节 麻风分枝杆菌
第六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的细菌
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
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第十三章 动物源性细菌
节 布鲁斯菌
第二节 炭疽芽胞杆菌
第三节 鼠疫耶尔森菌
第十四章 放线菌
节 放线菌属
第二节 诺卡菌属
第十五章 螺旋体
节 钩端螺旋体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
第十六章 支原体
节 肺炎支原体
第二节 解脲脲原体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
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第十八章 衣原体
节 沙眼衣原体
第二节 肺炎嗜衣原体
第三节 鹦鹉热嗜衣原体
第二篇 病毒学
第十九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节 病毒的形态大小与结构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
第二十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节 病毒的感染
第二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
第二十一章 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节 病毒感染的诊断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
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二节 副黏病毒
第三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二十三章 消化道感染病毒
节 肠道病毒
第二节 轮状病毒
第三节 其他消化道感染病毒
第二十四章 肝炎病毒
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第二十五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节 虫媒病毒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第二十六章 人类疱疹病毒
节 单纯疱疹病毒
第二节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第四节 EB病毒
第五节 新型人疱疹病毒
第二十七章 逆转录病毒
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二十八章 其他病毒
节 狂犬病病毒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第三节 人类细小病毒B19
第二十九章 朊粒
第三篇 真菌学
第三十章 真菌学概述
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真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检查和防治
第三十一章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节 皮肤感染真菌
第二节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第三十二章 深部感染真菌
节 白假丝酵母菌
第二节 新生隐球菌
第三节 肺孢子菌
第四节 其他感染性真菌
下卷 医学寄生虫学
第四篇 医学蠕虫学
第三十三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节 寄生关系及其演化
第二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
第三节 寄生虫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十四章 寄生虫感染与免疫
节 寄生虫抗原的特点
第二节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类型
第三节 免疫逃避
第四节 超敏反应
第三十五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第三节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第四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
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第三十六章 线虫
节 概论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四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第六节 粪类圆线虫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第八节 丝虫
第九节 广州管圆线虫
第十节 其他线虫
纂三十七章 吸虫
节 概论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第三节 肝片形吸虫
第四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五节 并殖吸虫
第六节 血吸虫
第七节 其他吸虫
第三十八章 绦虫
节 概述
第二节 曼氏迭宫绦虫
第三节 阔节裂头绦虫
第四节 链状带绦虫
第五节 肥胖带绦虫
第六节 棘球绦虫
第七节 微小膜壳绦虫
第八节 缩小膜壳绦虫
第九节 其他寄生绦虫
第五篇 医学原虫学
第三十九章 原虫概论
第四十章 叶足虫
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二节 其他消化道阿米巴
第三节 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
第四十一章 鞭毛虫
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二节 阴道毛滴虫
第三节 其他毛滴虫
第四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第五节 锥虫
第四十二章 孢子虫
节 疟原虫
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
第三节 隐孢子虫
第四节 其他孢子虫
第四十三章 纤毛虫
第六篇 医学节肢动物学
第四十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概论
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与分类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
第四十五章 昆虫纲
节 概述
第二节 蚊
第三节 蝇
第四节 白蛉
第五节 蚤
第六节 虱
第七节 蠓
第八节 蚋
第九节 虻
第十节 臭虫
第十一节 蜚蠊
第四十六章 蛛形纲
节 蜱
第二节 恙螨
第三节 疥螨
第四节 蠕形螨
第五节 尘螨
第六节 革螨
第四十七章 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查技术
节 粪便检查
第二节 血液检查
第三节 体液检查
第四节 活检组织检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索引
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