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为燃料电池概述;第二部分为质子导体电解质的制备方法;第三、四部分为铈基钙钛矿电解质材料,第五部分为锆基钙钛矿电解质材料,主要包括它们的结构特征、缺陷化学、掺杂离子的种类、含量及其掺杂位置、烧结助剂、无机盐复合等对电解质性能的影响及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第六部分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质子导体。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的研究参考用书,也可供科研部门有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师瑞娟,200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阜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的主要成员。近几年来,一直从事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合成及中温燃料电池性能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过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和阜阳师范学院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近两年内,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固体电解质材料相关的SCI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