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也正式发布 2035 规划, 提出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 1979 年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成立后, 上海市环境保护工作与改革开放同步推进, 经过了“三废”治理、区域治理、污染源治理、环境质量改善等阶段。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显著增强了上海市环境保护能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由被动的环境保护转向主动的生态建设。 上海作为靠前化大都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依赖, 在不同发展阶段环境经济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自身特色鲜明。 上海正全力建设很好的优选城市,构建创新、人文、生态之城,上海环境保护面临新的目标和使命,需要梳理和回顾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环境经济发展历程,研判和把握未来上海环境经济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助力上海生态之城建设。
1
周冯琦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生态经济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环境绩效管理体系”首席专家,相关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类二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二等奖以及中国很好皮书一等奖等奖项。胡静,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不错工程师。主要从事低碳经济与环境政策研究。先后主持开展国家科技部、环保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环保局等相关课题和靠前合作项目40余项,公开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