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北欧社会的发展路径和合作模式为出发点,对北欧民族认同、区域自治、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进行了梳理,对靠前政治中的北欧模式与合作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本书着重论述了北欧的科学教育靠前合作、北欧对优选可持续发展和气候政治的贡献。并以此为基础具体分析了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的北极政策和北极战略的优先任务。在优选治理的新阶段中国和北欧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环境治理等方面日益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北极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与北欧深入合作的新领域。本书在对中国与北欧国家的整体关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双边政治、经贸和科技教育交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与北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冰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基础和未来发展;同时讨论了以“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为平台,中国和北欧方面如何发挥“认知共同体”的作用,为共同认识北极、利用北极和保护北极做出贡献。
无
拉塞·海宁恩,芬兰拉普兰大学社会科学院北极政治科学教授、欧洲《北极年鉴》(the Arctic Yearbook)主编、北方研究论坛指导委员会主席、“地缘政治与安全主题研究网络”主任。杨剑,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学、地区战略、极地和网络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