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1945:大国博弈下的世界秩序新格局:the end of
收藏
评价
1945:大国博弈下的世界秩序新格局:the end of world war Ⅱ and the remaking of europe
商品编号:3196385
ISBN:9787513920681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 (美)迈克尔·内伯格(Michael Neiberg)著,宋世锋译
出版日期:2019-0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819
页数:288
册数:1
大约重量:461(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3.8 (6.5折)
原价:¥52.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1945年7月,“二战”接近尾声,哈里·杜鲁门、温斯顿·丘吉尔、约瑟夫·斯大林齐聚德国柏林郊区的波茨坦,召开会议,磋商世界的较为和平。赴会代表们下决心要吸取教训,避免1919年《凡尔赛和约》中前辈们所犯的错误。然而,在如何结束眼前的战争、如何处理战败国、欧洲重建方案、战后各国利益划分等问题上的激烈争论和暗箱博弈,撕裂了代表们的愿望,使他们黯然认识到,这场谈判所塑造的世界新秩序,注定会支配战后世界一百年的走向。 本书聚焦“二战”后期的一个历史细节——波茨坦会议,用精到而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苏、美、英三国之间矛盾重重的利益诉求,也对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艾德礼等政治人物做了生动的素描,是世界格局变迁、地缘政治划分方面的一部佳作。
引子 第一章 走出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阴影 第二章 打出一个二连击,直中俄国人下颚 第三章 和俄国打交道,“一匹马你得买两回” 第四章 这场战争的结束,可能会比上一次还要令人失望 第五章 走向波茨坦 第六章 柏林街道,有一种死亡的味道 第七章 大国并不想恢复战前世界 第八章 两天的休会,成为巨大的转折点 第九章 自利的仁慈与复仇的欲望 第十章 波兰的命运 第十一章 东亚的前途问题 结论 致谢
迈克尔·内伯格,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历史系教授,国家安全与战略研究协会首任主席。从事现代军事史、战争与社会、美国史、世界文明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出版过多部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著作,尤其是关于英、美、苏等大国博弈的专著。代表作有《自由人之血:1944年的巴黎解放》《复仇之舞:欧洲和靠前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之路:一战如何创造了现代美国》等,多次获得军事史和历史学方面的奖项。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