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殊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迫切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好使他们摆脱自己的困扰。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以社交交流和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发生于儿童生命早期的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能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尤其是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的发展,孤独症儿童属于一种特殊儿童。本书不仅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儿童孤独症及相关问题,儿童的表现和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行为活动中的特征,使广大读者对这类儿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还着重介绍了不同的行为矫正方法、认知训练、语言训练、感知觉训练、社交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方法。对教育学、医学、社会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广大家长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第一章?孤独症的概念一、孤独症自古就有 / 2二、孤独症诊断概念的演变 / 3三、孤独症患儿为什么越来越“多” / 6第二章?孤独症的发病情况及病因一、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患病情况 / 10二、患孤独症的男孩多于女孩,原因何在 / 13三、父母背景与孤独症 / 14四、家庭环境与孤独症 / 16五、妊娠围产期因素与孤独症 / 17六、遗传因素与孤独症 / 18七、神经生理异常与孤独症 / 19八、神经生化改变与孤独症 / 20九、神经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与孤独症 / 21十、其他与孤独症相关的危险因素 / 22第三章?孤独症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一、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 / 26二、孤独症儿童的发育特点 / 35三、孤独症儿童的记忆特征 / 36四、孤独症儿童的思维特征 / 37五、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特征 / 38六、孤独症儿童的依恋情感特征 / 39七、孤独症儿童发病前的早期先兆 / 40八、孤独症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 41九、孤独症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 / 47十、语言沟通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特征 / 48十一、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特征 / 49十二、孤独症儿童对玩具的偏好 / 50十三、孤独症儿童的异常行为 / 51十四、孤独症儿童的特殊古怪迷恋 / 52十五、孤独症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异常反应 / 53第四章?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一、如何早期识别孤独症 / 56二、孤独症儿童应该做哪些检查 / 57三、家庭对孤独症儿童的测评 / 60四、婴儿孤独症筛查表 / 61五、孤独症儿童的诊断标准 / 62六、孤独症儿童的评估 / 64第五章?容易与孤独症混淆的疾病一、孤独症与运动发展落后 / 74二、孤独症与特发性语言发育障碍 / 75三、孤独症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76四、孤独症与严重的视听觉障碍 / 78五、孤独症与精神分裂症 / 79六、孤独症与瑞特综合征 / 80七、孤独症与脆性X综合征 / 81八、孤独症与普拉德-威利综合征 / 82九、孤独症与婴儿痴呆 / 82十、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 / 84十一、孤独症与选择性缄默 / 85十二、孤独症与阿斯伯格综合征 / 86十三、孤独症与抽动秽语综合征 / 89十四、孤独症与强迫症 / 90十五、孤独症与严重剥夺 / 91第六章?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训练一、帮助孩子时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 / 94二、给孩子巨大的精神关怀 / 96三、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内容 / 99四、关于波特奇早期教育方案 / 101五、教育训练计划的制订 / 103六、关于结构化教学法 / 104七、行为矫治与训练的理论基础 / 108八、行为矫治的常用方法与原则 / 109九、使用行为矫正技术的注意事项 / 117十、应用行为分析法与回合式教学法 / 118十一、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中指令的运用 / 120十二、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中的辅助技巧 / 123十三、帮助没有口语的孤独症儿童发音说话 / 128十四、帮助孤独症儿童发展主动语言 / 131十五、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善注意力 / 133十六、目光对视训练 / 135十七、改善儿童感知觉异常 / 136十八、帮助多动孩子的策略 / 138十九、帮助孩子培植依恋情感 / 140二十、改变孤独症儿童偏食的行为 / 142二十一、教孩子坐下来好好吃饭 / 143二十二、运用链锁技术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生活自理技能 / 145二十三、青春期的性教育问题 / 147二十四、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行为表现和功能 / 149二十五、ABC行为观察法 / 151二十六、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策略 / 152二十七、惩罚在行为矫正中的正确使用 / 155二十八、活动中的隔离如何操作 / 157第七章?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治疗一、感觉学习与感觉统合 / 162二、前庭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孤独症 / 163三、本体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孤独症 / 164四、触觉防御过度或迟钝与儿童孤独症 / 165五、视觉统合失调与儿童孤独症 / 166六、听觉统合失调与儿童孤独症 / 167七、对刺激的异常反应提示存在感觉统合失调 / 167八、感觉统合的家庭测评 / 170九、前庭平衡失调的统合训练 / 173十、触觉防御过度或迟钝的统合治疗 / 176第八章?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案例案例一?对陌生人过敏的塔塔 / 182案例二?他不再是刻板的加加 / 186案例三?何何不再撞头了 / 189案例四?小宇攻击行为的干预 / 193案例五?小贝贝的咿咿呀呀 / 196案例六?乱动的小Z / 199案例七?鹦鹉小男孩 / 202案例八?与暖暖相处的美好时光 / 205案例九?安安变得更阳光了 / 208附录1?孤独症行为检查表(ABC) / 213附录2?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 217附录3?Achenbach儿童行为测评表 / 221主要参考资料 / 227
戴淑凤北京大学靠前附属医院妇产科及新生儿专业教授,主任医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中国蒙特梭利学会终身教授,世界中联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委会会长,世界中联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早期项目特聘专家,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与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国生育健康》等杂志常务编审。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同年到北京大学靠前附属医院妇产科任职。1982年开始从事围产及新生儿专业医疗、科研、教学,其间在本院进修学习新生儿相关专业一年。 1984年跟随美国心理学博士布雷寿顿(Dr.Brazelton)研究婴幼儿神经行为发展,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1992年研习了“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治疗”的理论体系,推出了以“感觉教育”为理论核心的早期教育理念及方法。专业著作 新生儿疾病诊疗手册》《新生儿掌中宝》主编,《“三优”大百科:优生卷》副主编等。科普教育著作《0~3岁感觉教育同步指导手册》、“中国儿童早期教养工程”丛书、《让孤独症儿童走出孤独》《让学习障碍儿童突破学习困难》《让脑瘫儿童拥有幸福人生》《儿童行为塑造及行为问题矫治》《小儿推拿实用教程》《婴幼儿成功教养指南》《0~3岁育儿百科》《宝宝早期教育全书》《儿童康复培训教材》,《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家长指导手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精编育儿200问》《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图谱》等40余部。贾美香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副会长。197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82年开始跟随杨晓玲教授从事儿童精神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先后参加完成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课题,协助北京市教委先后成立了二十几所特殊教育学校。1995~1988年参加完成了北京市教委及国家教育的“九五”重点课题,并参加编写《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参加中、美、韩三国孤独症儿童及发育障碍儿童的跨文化研究,参加修订《心理教育评定手册及操作工具制作》,现已应用于临床。1988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康复医院,参观学习孤独症、发育障碍儿童的学校和社区系列服务及早期干预、康复训练。现已在靠前开展此项工作,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