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全球通史:从公元前500万年至今天(大16开彩色精装)
收藏
评价
全球通史:从公元前500万年至今天(大16开彩色精装)
商品编号:3122661
ISBN:9787552008166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美] 霍华德·斯波德克(Howard Spodek),陈德民等 译
出版日期:2018-1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K10
页数:965
册数:1
大约重量:1632(g)
购买数量:
-
+
库存: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01.6 (5.2折)
原价:¥580.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这本《优选通史》属于很很好的通史著作之列。作者以主题分篇,把握人类社发展大势。全书分成8篇,每篇都有一个主题,而这个主题体现了这个历史时段的优选趋势:人类的起源和人类文化,定居,帝国和帝国主义,世界各宗教的兴起,商品和人口的流动,社会变革,技术大爆炸,演变中的身份。每个主题都有一个转折点,比如第六篇,转折点是政治和工业革命(1640-1914),主题便是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巨大、激烈的变革产生了新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体系,这一切影响着所有的个人、家庭和社会。
简 目 中译本序 1-1 前言 1-7 作者介绍 1-13 引言:历史学家眼中的世界 1-15 第1篇 人类的起源和人类文化 公元前500万年—公元前10000年 构建一个解释性框架:我们知道些什么? 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2 第1章  遗骨/化石会说话 公元前500万年—公元前10000年 5 第2篇 定 居 公元前10000—公元1000年 最早的城市及其重要意义:考古挖掘、文本 及相关解释 42 第2章  从乡村社会到城邦国家 公元前10000—公元前750年 民以食为天:农业村庄 45 第3章  河谷文明 公元前7000—公元前750年 尼罗河与印度河流域 69 第4章  一个多中心的世界 公元前1700—公元1000年 东亚、美洲和西非的城市和国家 93 第3篇 帝国和帝国主义 公元前2000—公元1100年 什么是帝国?帝国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128 第5章  帝国的黎明 公元前2000—公元前300年 北非、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帝国的建立 131 第6章  罗马与蛮族 公元前750—公元500年 帝国的兴衰 173 第7章  中国 公元前200—公元900年 分裂和统一:秦、汉、隋和唐朝 217 第8章  印度帝国 公元前1500—公元1100年 分裂的次大陆的文化凝聚力 251 第4篇 世界各宗教的兴起 公元前2500—公元1500年 人活着不能仅靠面包:世界历史上的宗教 278 第9章  印度教和佛教 公元前1500—公元1200年 神圣的次大陆:宗教在印度及印度以外地区的 传播 281 第10章  犹太教与基督教 公元前1700—公元1100年 《圣经》中的人物:上帝形象在西亚与欧洲的演变 319 第11章  伊斯兰教 公元570—1500年 对安拉的顺从:穆斯林文明架起连接世界的 桥梁 359 第5篇 商品和人口的流动 1000—1776年 交流的渠道:商品交换、疾病传播和文化交流 404 第12章  世界贸易路线的建立 1000—1500年 早期经济体系的地理分布与哲学思想   贸易与商人:目标与功能 407 第13章  欧洲的视野 1100—1776年 经济增长,宗教与文艺复兴,以及全球联系 441 第14章  世界贸易的一体化 1500—1776年 新观念带来的新贸易模式 467 第15章  人口的迁徙 1300—1750年 新的全球化时代的人口变化 503 第6篇 社会变革 1640—1914年 西方的革命及其影响 538 第16章  欧洲和美洲的政治革命 1649—1830年 启蒙运动时代人权的诞生 541 第17章  工业革命 1700—1914年 一次全球化的进程 585 第18章  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和抵抗运动 1650—1914年 工业强国之间的竞争 623 第7篇 技术大爆炸 1914—1991年 充满争议的国际新秩序 672 第19章  大规模生产及毁灭的方法 1914—1937年 技术系统 675 第20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 1937—1949年 危机四伏的世界 713 第21章  冷战和新独立的国家 1945—1989年 重建二战后的世界 757 第22章  中国和印度 1914—1991年 战后的发展 803 第8篇 从过去到今天到未来 1979年至今 844 第23章  当代史 演变进化、定居点、政治及宗教 847 第24章  当代史 贸易、革命、技术和身份特征 883
霍华德·斯波德克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63),专业为历史学,研究方向为哥伦比亚大学新设立的“亚洲研究”项目。他在芝加哥大学获硕士学位(1966)和博士学位(1972),专业为历史学,研究方向为印度研究。他靠前次访问印度是在1964—1966年,当时他获得富布赖特基金会的资助。他在印度度过了总计约12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他也曾在美国、拉丁美洲、亚洲、非洲和欧洲广泛游历访问。他自1972年起担任坦普尔大学教师,1984年任教授,1993年获“坦普尔大学很好教师奖”。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