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隐藏在自然界中,两性复杂关系的精彩戏剧背后的生物学和人类学秘密。
名师导读
知识链接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问题与思考
李艳荣,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二十余年,高考成绩位居北京市海淀区前三名。曾为来自美国、加拿大、国内十三省市教育专家以及语文教师展示国家级课题观摩课。
孟子(前372年一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子幼时受到母亲的精心教育,有“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著名故事传世。孟子受业于孔子的嫡传孙子子思的门人,而子思又是孔子门人曾子的弟子,所以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是儒家大师之一,被后世尊为“亚圣”。
孟子恃才自傲,擅长论辩,为文坦荡,嬉笑怒骂流露笔端,文章气势磅礴,富于鲜明的个性特征。
孟子曾经开课收徒,后来游说诸侯,在齐宣王时曾被任用为齐国卿相。当时各国都以武力相争,他却提倡以德为王,宣扬仁义而不言利,政治主张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因此其学说得不到执政者的支持。其后,孟子著书立说,教授门徒,并和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理论、教育纲领等整理成书,即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