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讨论优选化、批评优选化的书。作者对当今正在高歌猛进的优选化进行了深刻评判。他正面挑战了世界银行、靠前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靠前机构多年以来依据的经济学理论和一贯做法;质疑“华盛顿共识”对发展中国家的有效性;主张各国要依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加入优选化的政策,不要盲目听信新自由主义的全面开放理论,要坚持有针对性的工业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采用有保护,有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很合理的方式,尽可能地保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从不断恶化的靠前贸易条件和优选贫困现象的分析中,作者认为目前势头迅猛的优选化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值得我们提高警惕。
中文版导言
阅读指导
鸣谢
第一部分 立论
第一章 全球化驱动力
1.1 问题所在
1.2 多维度的全球化
1.3 全球经济在20世纪末的扩张
1.4 并非初次
1.5 全球化、贫困与不平等
第二章 全球化与贫困
2.1 如何界定“贫困”
2.2 绝对贫困的类型
2.3 相对贫困的模式
2.4 全球化,贫困和平等;因果相关还是残差现象
第二部分 从全球化中获益
第三章 阳关大道
3.1 独木桥:全球舞台的呈现与下跌的回报率
3.2 经济租理论
3.3 内生于价值链的经济租
3.4 内生于价值链的经济租
3.5 内生于经济租中的进入壁垒
3.6 经济租:累加性与变动性
3.7 面向有效的创新管理
第四章 管理创新与连接终端市场
4.1 在企业中管理创新
4.2 地域性企业集群的管理创新
4.3 在全球价值链中管理创新
4.4 管理创新与战略定位: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
4.5 把生产者和遥远的市场联结起来:全球购买商的功能
4.6 这是不是高等技领域
第五章 三个主要行业的全球性生产扩散
第三部分 全球化中的失败者
第六章 如何计算得失?进退维谷的全球化
第七章 得失能够相抵吗
第八章 何以为终
参考文献
拉法尔·卡普林斯基,1946年12月出生于南非,发展经济学家。他从1970年开始研究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中亚以及多个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商业、工业重组以及优选化问题;担任过多个国家的工商业发展咨询小组负责人。他密切关注厂商、厂商网络。他曾经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任职,曾任教于英国苏塞斯大学,目前在英国开放大学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