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态足迹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生态足迹核算方法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域进行核算和分析,开展生态足迹中人均消费量计算、生态足迹等量化因子的确定、生态承载力计算、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计算开展有关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构建及其模型修正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可持续发展分析。在全面论述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将该区域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并确立了森林牧草、水域湿地、农田作物等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内容,提出了由生态产业、生态林业和生态人居构建岷江上游生态屏障支撑体系,对水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生态补偿和制度保障等生态屏障的保障要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岷江上游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特征、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切实有效维护该区域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很后选取在岷江上游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黑水县开展生态足迹核算和分析,通过对黑水县2008-2012年的人均资源消费、耕地面积和生物资源生产等数据的收集,计算了黑水县2008-2012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赤字/盈余,并对该县进行可持续发展分析。
第1章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 1
1.1 岷江上游地区区情概况 1
1.1.1 岷江上游地区环境概况 1
1.1.2 岷江上游地区资源概况 3
1.1.3 岷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概况 7
1.2 岷江上游流域水资源条件 13
1.2.1 岷江上游流域水资源特性及其对流域经济的影响 14
1.2.2 岷江上游流域水资源的需求与供给 15
1.2.3 岷江上游流域水资源的经济均衡 18
1.3 岷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特征探析 20
1.3.1 岷江上游地区面临的基本生态问题 20
1.3.2 岷江上游地区生态问题的形成机理 22
1.3.3 岷江上游地区生态分区 25
第2章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及模型修正 31
2.1 生态足迹理论分析 31
2.1.1 生态足迹理论研究现状 31
2.1.2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内涵 32
2.2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及其模型修正 34
2.2.1 生态足迹中人均消费量计算 34
2.2.2 生态足迹等量化因子的确定 35
2.2.3 生态承载力计算 35
2.2.4 生态盈余/生态赤字计算 35
2.3 生态足迹模型的应用领域 36
2.3.1 生态足迹被广泛应用在生态经济的多个领域 36
2.3.2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度量 37
第3章 岷江上游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39
3.1 数据来源 39
3.2 数据处理分析 39
3.3 岷江上游2012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40
3.3.1 岷江上游2012年生态足迹计算 40
3.3.2 岷江上游2012年生态承载力计算 42
3.3.3 岷江上游2012年生态盈余/赤字计算 43
3.4 岷江上游2012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44
3.4.1 岷江上游地区5县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 44
3.4.2 岷江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44
第4章 生态屏障建设的内涵与研究进展 48
4.1 生态屏障建设的内涵及特征 48
4.1.1 生态屏障建设的内涵 48
4.1.2 生态屏障的基本特征 50
4.2 生态屏障建设的研究阶段分析 51
4.2.1 探索阶段 52
4.2.2 初期阶段 52
4.2.3 中期阶段 52
4.2.4 深化阶段 52
4.3 岷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地位、目标与方向 53
4.3.1 岷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地位 53
4.3.2 岷江上游生恋屏障建设的目标 55
4.3.3 岷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建设方向 55
第5章 岷江上游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58
5.1 流域生态经济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总述 58
5.1.1 生态经济与生态产业 58
5.1.2 流域生态经济 64
5.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67
5.1.4 对我国流域生态经济现有文献研究视角的思考 68
5.1.5 对现有文献研究视角的再思考 70
5.2 岷江上游流域地区产业与生态方面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 71
5.2.1 产业角度 72
5.2.2 生态环境治理角度 72
5.2.3 城镇体系布局角度或其他方面 73
5.3 岷江上游流域生态产业体系构建 74
5.3.1 岷江上游流域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74
5.3.2 岷江上游流域生态主导产业确立 75
第6章 岷江上游流域
赵兵,男,汉族,1965年生,四川西充人,博士,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分委会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地区建筑院校教育联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建设人才开发促进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会展经济促进会理事,四川省乡土建筑教育理事会理事。兼任《规划师》、《工业建筑》、《小城镇建设》、《新建筑》等校外学术期刊理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特聘审稿专家。主要从事生态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经济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四川省科技支撑和科技攻关等省部级纵向项目16项,主持建筑规划设计类横向项目28项。在靠前重要核心期刊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6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国家民委和四川省的专业教改项目3项,主讲课程分别获得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校级试卷库建设、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等项目支持,获校级教学质量及教学成果奖励。